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曲沃農民科技致富買新城

2014-03-14 08:09:35 來源:

眼下,曲沃縣正在崛起的新東城高樓林立,而這里的高樓有一半以上是當地農民出巨資購買的,這個純農業縣的農民為什么這么富?我們從曲沃縣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的一個側面,不難得出這樣的答案——科技為農民致富轉換助推器,科技為農民創業增添金翅膀。

農技推廣全覆蓋 促進農業大發展

曲沃縣從2009年起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確定了糧食(小麥+玉米)、蔬菜(設施蔬菜+特色蔬菜)、水果(蘋果+葡萄)和肉雞4項主導產業,篩選了12個主導品種和35項主推技術,聘請了省、市、縣三級7名專家,選聘了100名農業技術指導員,培育了1000戶農業科技示范戶,建立了北董營里小麥、里村紅提葡萄和“晉之源”設施蔬菜3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通過完善服務機制,提升隊伍能力,增強服務效果,開展了項目組織管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建設、科技示范戶培育、農業科技試驗基地示范、農技人員培訓和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六項工作,輻射帶動全縣2萬農戶,“主導品種、主導技術”入戶率100%。

該縣在農技推廣上做到五個全覆蓋:一是農技推廣機構全覆蓋。“一鄉一站”,全縣7個鄉鎮建立了7個鄉鎮農科站,實現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全覆蓋。二是四大產業技術全覆蓋。縣級設立農機推廣中心、縣農民培訓中心、縣果業服務中心、縣菜業服務中心、縣農機服務中心、縣畜牧服務中心“六大中心”,全方位地為糧、果、菜、畜提供產業技術服務,實現四大產業技術全覆蓋。三是科技推廣服務全覆蓋。

158個行政村,以村委會、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公司為依托,設立村級科技服務點,實現全縣農村科技推廣服務全覆蓋。四是十項農技推廣制度全覆蓋。全縣農技推廣建立了農技人員聘用制度、農技推廣責任制度、農技人員考評制度、農技人員培訓制度、農技多元推廣制度、技術推廣合同制度、專家技術負責制度、技術人員包村制度、基地示范帶動制度、業務績效考評制度。實現農技推廣十項制度全覆蓋。五是技術成果專業化推廣體系全覆蓋。根據全縣優勢主導產業,組建了糧、果、菜、畜四大產業,專家組——農業技術指導員——農業科技示范戶——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轉化體系,實現了技術成果轉化推廣體系全覆蓋。

創新農技推廣體制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經營體系創新,提出了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曲沃縣被確定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試點縣。面對新的農業農村形勢,該縣堅持農技推廣體制、機制和模式的創新,培育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

一是把基層農技推廣和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相結合。2013年該縣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1000人,把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和科技示范戶指導、培訓結合起來,根據三大產業和培訓內容,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按產業編班,聘請專業教師進行授課。農業技術指導員每人指導10戶,做兼職教師,負責實踐指導,突出從種到收的全程技術培訓和指導,進村辦班,分段培訓,把培訓班辦在鄉鎮、辦在農村、辦在田間地頭,逐步把科技示范戶培育成新型職業農民。二是把基層農技推廣和建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相結合。目前,該縣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呈多元發展,有“立恒”工業反哺農業模式的農業公司,有萬盛為代表的“龍頭”企業農業生產經營企業,以及承包、租賃經營和農業專業合作社經營模式。全縣出現了586戶種植大戶、463個農業合作專業組織。圍繞“三大優勢產業”,著眼于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該縣遴選的1000名新型職業農民精英,首先在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組織中選拔,通過把示范戶培育成新型職業農民,為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提供人才支撐。三是把基層農技推廣和農業園區建設相結合。圍繞“三大優勢產業”,該縣統一以“晉之源”品牌冠名,梯次建立了曲村現代農業園區、里村紅提葡萄示范園區、楊談蘋果優質高產園區、磨盤嶺生態農業示范園區、澮河北岸旅游觀光農業園區、北董優質大蒜園區、汾河灘涂開發循環農業園區、太子灘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八大農業園區。通過科技培訓、通過新型職業培育,讓更多的農民成為產業技術工人進入園區工作,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園區發展。四是把基層農技推廣和發展現代農業相結合。曲沃縣38.1萬畝耕地,4.8萬農戶,10.7萬農村勞動力,戶均7.9畝,勞均3.56畝。約需農村勞動力2萬,全縣6780棟大棚,約需農村勞動力1.6萬,全縣4.5萬畝水果,約需農村勞動力0.8萬,其他0.4萬,從事農業一線的農村勞動力約為4.8萬,有約5.9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和二、三產業,使農民收入達到城鎮居民收入2萬元水平。總之,該縣把基層農技推廣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結合起來,通過土地流轉、金融支持、科技培訓、保險保障和基本條件建設傾斜,來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農業盛開科技花 增產增收典型多

通過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的實施,使曲沃縣農業生產發生三大變化:一是產業大發展。糧食生產連續4年增產,實現歷史最高年。設施蔬菜3.6萬畝,產值4.69億元,從業農民人均收入超過2萬元。蘋果、葡萄優質高產,2013年產值5.32億元,比上年提高10.32%。二是農民大增收。2013年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達10410元,比上年9065元增加1345元,增長14.8%。三是農業大跨越。產業發展了、農民增收了,2013年該縣被評為“全省現代農業示范縣”、“農民增收先進縣”、“一縣一業先進縣”、“全省蔬菜示范基地縣”和“全國設施蔬菜重點縣”,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大跨越,涌現出不少依靠種植業創業致富的典型。

2013年為了培育壯大發展葡萄產業,該縣把里村列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試驗、示范基地。試驗、示范紅提、巨星、巨峰、維多利亞4個品種,推廣配方施肥、V型架栽培、科學修剪、花果管理、病蟲防治、設置防鳥網6項技術措施。遴選了100戶示范戶,輻射帶動2000葡萄種植戶,開展葡萄優質、高產、高效創建活動。示范戶畝產2035.35公斤,每畝比全縣平均畝產1942.5公斤高92.85公斤;輻射戶畝產1966.5公斤,每畝比全縣平均畝產高24公斤。在蔬菜生產上也涌現出不少增產增收典型,星海千棟設施蔬菜大棚園區的孫巧蘭有大棚1.4畝,種植黃瓜和苦瓜,年收入7萬元。南下郇村54歲的黨支部書記秦文俊說:“我村119戶人均一畝蒜,僅此一項一年人均收入5000元。加上玉米、洋蔥、大蔥,全村一年收入可達500多萬元。”曲沃縣設施蔬菜產業步入了科學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的快車道,已初步形成了集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四位一體的50公里現代農業產業走廊。西海村村民王前進種植1.1畝黃瓜棚,一個生產周期的產量2萬公斤,按每公斤售價6元算,一個周期的收入是12萬。在省農科院的指導下,還搞了‘黃瓜+苦瓜’的套種模式,畝產大幅提升,農民的收入成倍增長。史村鎮郇村新型職業農民范斌,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把同村的600畝耕地集中起來實行規模經營,定位小麥+玉米的糧食生產為主打產業。在縣農技推廣體系指導下,調整種植結構、引進優良品種、學習實用新技術、創新經營管理,以家庭農場的模式全面提高糧食單產和效益。2011年—2013年,小麥單產分別達到350公斤、410公斤、450公斤,年均增產10%;玉米單產分別達到550公斤、600公斤、650公斤,年均增產5.5%,3年來,范斌向國家出售糧食1800余噸。

通訊員 趙玉山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琼中| 新巴尔虎右旗| 扶绥县| 长阳| 湖北省| 宣化县| 西华县| 南溪县| 如东县| 五华县| 禄劝| 庄河市| 龙江县| 浦东新区| 忻城县| 胶州市| 龙南县| 巫溪县| 英德市| 沂水县| 石渠县| 宣武区| 金堂县| 民乐县| 尼勒克县| 开江县| 连南| 巩留县| 福安市| 邳州市| 繁峙县| 嘉峪关市| 吴堡县| 南溪县| 格尔木市| 通山县| 特克斯县| 美姑县| 玛多县|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