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五大工程發展現代農業
●高度重視糧食增產工程。要不折不扣地抓好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等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5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26萬畝。要在穩定糧食面積的基礎上,依靠科技,主攻單產,增加總產,積極開展創高產活動。全市以萬畝為單位規劃建設糧食豐產方39萬畝,其中玉米30萬畝、小麥9萬畝。
●精心實施高效園藝建設工程。要按照農產品區域規劃布局,在全面提高果菜產品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重點抓好20個水果、20個蔬菜、10個食用菌示范園區建設,力爭新增設施蔬菜1萬畝、水果3萬畝、省級無公害水果標準化示范園1萬畝。
大力推進水果、蔬菜等高效園藝基地建設,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力度,大力推廣曲沃磨盤嶺模式,帶動一批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的特色農產品基地發展,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特”的發展格局。同時要實施好吉縣優質水果基地縣項目,抓好高標準示范園
●積極推進龍頭企業培育工程。要積極引導支持工礦企業主從事種養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注重培育和扶持一批規模比較大、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品牌叫得響、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每個縣至少要新上和擴建一個投資300萬元以上的項目、新上一個投資1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力爭全市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達到80個。同時,要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選擇有特色、有規模、有效益、有競爭優勢和發展前景的農產品進行品牌培育,打造一批農產品優勢品牌,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不斷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程。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力爭新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社600個,使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到1800個以上。今年,全市要重點培育高標準示范合作社40個,入社農戶要占到總農戶的5%以上。要繼續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探索和推廣合作社、信用社、供銷社“三社”聯動幫扶經驗,在資金、項目、貸款貼息和科技服務等方面提供支持,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推進特色農業區域化、規模化發展,輻射帶動農民增收。
●全力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要強化農業安全意識,堅持用標準化規范農民種植行為、用標準化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用標準化提升農業種植效益,組織搞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大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活動,擴大農產品標準化技術規程推廣應用范圍,強化對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監管和執法力度,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申請認證、生產指導和安全檢測工作,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準入和追溯制度。今年,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0萬畝。
完善四大體系 提升服務能力
●完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要扎實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結合產業布局等綜合因素建立農技推廣區域中心站,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確保三年內完成建設任務。要繼續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十萬特色人才培養”等工程,組織市、縣農業干部和科技人員繼續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活動,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標準化生產、優種示范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等節本增效技術,著力抓好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全年培訓農民200萬人次以上。
●完善農業綜合執法體系。要進一步加強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執法裝備建設,深入開展農資“打假護優”活動,強化農業生產資料尤其是農業投入品的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各種違法案件,樹立一批執法守法典型,培育一批放心農資經營門店,組織好放心農資進村入戶活動,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完善農業信息體系。積極完善市、縣、鄉三級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及時有效地開展政務信息、農情信息的采集和發布,加強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報送工作,抓好電視、電腦、電話“三電合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實施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進一步健全農業信息發布體系。發揮好“12316”三農服務熱線,組織專家隊伍開展農業政策法規、農業科技和農產品市場營銷等綜合服務,解決好農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要加強市縣兩級農業部門的溝通,建立信息服務平臺。
●完善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加快發展農產品流通企業、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大戶等市場主體,支持大型連鎖超市與農產品流通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直接對接,提升部級、省級定點批發市場的輻射帶動能力,有重點地建設一批產地批發市場。組建市縣兩級農產品營銷協會,組織參加各類產銷活動,進一步完善“農產品綠色通道”工程,促進品牌農業和特色農業發展,構建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加大工作力度 推進新農村建設
●抓好標準提升。要對2006年的試點村和2007年的重點推進村建設進行回頭看,查漏補缺,在完善提升標準上下工夫,在示范帶動上做文章,在全市樹立100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其中,在2006年試點村中產生48個省級示范村,在2007年和2008年重點推進村中產生52個市級示范村。
●抓好年度任務完成。要認真抓好2008年的重點推進村和2009年新確定的重點推進村“四化四改”、“六個一”等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全面完成2008年的重點推進村總體任務和2009年新確定的重點推進村年度目標任務。同時,要協調各成員單位,制定規劃,整合資金,統籌安排,加強監督考核,著力抓好“五個全覆蓋”,即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蓋、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全覆蓋、村級衛生室全覆蓋、村通廣播電視全覆蓋和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
●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要繼續引導農村勞動力平穩有效轉移,開展“就業在家鄉、創業在鄉村”增收活動,切實加大農民返鄉創業和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的指導服務力度,大力開展農業生產實用技術培訓,積極引導、扶持設施農業、林下經濟等勞動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特色農業建設,延伸一產加工鏈條,提高附加值,增加更多的農民就業崗位,千方百計挖掘一產的增收潛力。同時,要加大農民職業技能的培訓力度,切實提高農民轉入非農產業的技能,拓寬增收渠道。全市要新轉移農村勞動力3.5萬人,培養科技示范戶10000戶,完成科技培訓16萬人。
●抓好沼氣建設。要加快落實擴大內需沼氣項目建設,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大力開展戶用沼氣、大中型沼氣、秸稈氣化等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積極推廣以戶為單位的“三位一體”模式,特別是要在提高質量上狠下工夫,完善服務體系,建立村級服務網點,提高沼氣使用率,確保農民使用沼氣安全。今年,力爭新增沼氣用戶21071戶,建設各級服務體系162個。
【責任編輯: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