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北京農村商業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北京分行共同啟動了“走千村、進萬戶、送貸下鄉”活動。據了解,這次“送貸下鄉”計劃從2009年11月開始,集中一個半月,實地走訪北京市遠郊區(縣)1500個村鎮,使當地80%以上的農戶了解銀行貸款產品和相關個人信用知識。
以農村作為主戰場的北京農村商業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在不斷發力占領農村金融市場。目前,北京農商行的網點已遍布京郊10個郊區(縣),150多個鄉鎮,覆蓋100多萬農戶。中國郵儲北京分行也有213個網點分布在京郊。
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行長王金山表示,北京農商行一直定位于立足“三農”、服務城鄉,并在北京市解決城鄉差異的過程中發揮金融的作用和尋求自身發展,努力實現資產規模、速度和質量的協調發展。
十七屆三中全會分別對農行、農發行、郵儲、農信社的市場定位進行了重新定義,并指出要“擴大郵政儲蓄銀行涉農業務范圍”。郵政儲蓄的進入,給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帶來了很大威脅。
據悉,自從銀監會要求下大力度填補農村金融空白之后,已有多家村鎮銀行成立。現在不僅有農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信社、郵政儲蓄在搶食農村金融市場,一些外資銀行也開始設立村鎮銀行,再加之一些區域化的小額貸款公司,農村金融市場逐漸形成各層次的資金供應鏈。
王金山指出,面對更多的金融機構進入農村市場,北京農商行將更加努力做好自己最本質的業務,為“三農”做好服務。他說:“競爭有利于銀行加強自身業務素質,提高工作效率,競爭加大未必不是好事。”
目前,農村金融面臨著工作難度大、盈利率低、風險較大等困難,信用登記與征信、農村信用擔保、農業保險與再保險、農村產權交易等方面都相當滯后。如何實現農村金融從空白到繁榮呢?
北京農村商業銀行三農授信部經理李春榮向本報記者指出,對于一些金融覆蓋面尚不廣的農村地區,金融機構可先和當地的產業協會合作,利用其資源優勢,集中抓住一條產業鏈授信放貸,這樣更容易鋪開業務,還可以實現協會統一管理,以彌補銀行的人力不足。
李春榮稱,由于一般創業企業都沒有固定資產抵押,這就需要不斷積累農民的信用記錄,接下來,北京農商行將推出農村小額創業貸款,來最終解決農村信用記錄欠缺的問題。(中國經濟時報)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