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隰縣多輪驅動推進新農村建設

2009-12-25 09:08:00 來源:

本報訊(記者 田青松 通訊員 范敏正 李向勇 王根平 蘭小云)如何走出一條適合山區欠發達縣發展的路子,進一步推進和提高全縣的新農村建設水平,隰縣縣委、政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近年來,該縣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要求,大力發揚老區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抓整合、創優勢,抓產業、強基礎,抓整治、換新顏,多措并舉,多輪驅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取得了明顯成效。
靠配套產業加快新農村建設。建設新農村必須靠產業做支撐。為此,該縣結合試點村、重點推進村的分布情況,按照“塬面梨果、沿川瓜菜、溝壩糧田、城郊商貿”的格局,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施了以梨果為主的產業配套建設,保證了農民的長遠致富和新農村建設的持續發展。充分發揮該縣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屬全國梨果最佳生產區域之一的優勢,指導和扶持當地農民大力發展梨果產業。近年來,該縣以唐戶塬、后堰塬、上干塬、習禮塬等為中心,集中連片建成了萬畝果園6處、5000畝果園8處、千畝果園50余處,形成了7大塬面的果品規模生產帶,全縣干鮮果樹面積達到25萬畝,以梨果為主的試點村、重點村占到了總數的70%,這些村的農民依靠梨果致富,收入可觀。寨子鄉上干村共有58戶321口人,發展果樹1000余畝,戶均18畝,每戶每年平均梨果收入近5萬元。留城村今年果品總產量達370萬斤,人均果品收入達到了5500元。梨果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帶動了新農村文藝舞臺、支部活動室、甲級衛生所、便民連鎖店、健身廣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不適宜發展梨果產業的重點村和試點村,該縣區別不同的立地條件,發展不同的特色產業。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209國道和328省道沿線,規模發展節水灌溉大棚蔬菜600余座;在龍泉、陡坡、寨子、城南等鄉鎮發展烤煙產業,年種植面積穩定在3000畝左右;在條件較差的邊遠地區、丘陵地區,發展紅小豆、谷子、蕎 麥、高粱等特色優質小雜糧,建起了2萬多畝的豆類出口生產基地;在沿山地區和退耕還林區,大力推廣種草圈養技術,發展了40個圈養絨山羊專業村和1000個示范戶;在城鄉結合部、鄉鎮所在地以及人口較多的村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繁榮市場,搞活流通。
通過產業配套建設,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
靠整合資金加快新農村建設。隰縣是山區貧困縣,建設新農村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資金缺乏、財力不足。該縣本著“窮縣辦大事,沒錢也辦事”的精神,揚長避短,廣開渠道,挖掘各種潛力,整合各種資源,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一是整合涉農資金,進行集中建設。成立了專門機構,對水利、林業、發改等涉農資金進行統一管理,捆綁使用,重點傾斜于試點村、推進村,集中力量搞連片建設。如集中建設資金,在后堰塬10個自然村,規模連片種植梨果1.3萬畝,建設了遠近聞名的萬畝精品梨果基地,該基地今年果品總產量達到了1800萬斤,產值達2000余萬元。二是整合部門資金,實行單位幫扶。該縣組織全縣各單位與各村交朋友、結對子,幫助建設新農村。市、縣兩級幫扶單位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優勢,積極為所包聯村爭資金、引項目,辦了大量實事好事。市水利局為幫扶村引來80余萬元的改水項目,使該村560戶、2800余人用上了安全方便的自來水。縣農發辦投資32萬元為幫扶村建起一座攔河壩,并免費提供4.5萬元的樹苗,進行道路綠化;縣信用聯社在幫扶村現場發放貸款18萬元,發展了30畝大棚葡萄等等。三是整合社會資金,動員全民參與。
在去年第八屆村委換屆中,該縣選任了一批思想解放、視野開闊、務實創新、德才兼備,而且有經濟實力的致富能手,充實到兩委班子,他們在實施“四化四改”建設中,有的自己先行墊資,有的跑出去引資,使各項建設能夠按時保質完成。隰縣還建立了隰縣籍在外成功人士“備忘錄”,與他們常聯系、多溝通,鼓勵他們利用在省市機關、大型企業、科研單位的優勢,為 家鄉引進資金、項目、信息、技術,支持建設美好家鄉。四是整合閑置資產,實現變廢為寶。該縣按照“能整合盡量整合,能利用盡量利用,能少投資盡量少投資”的原則,積極整合撤鄉并鎮和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后的各種閑置資產,變廢為寶,全力推動“五個一”工程建設。該縣鄉鎮經過撤并由原來的13個變為8個。該縣對原鄉政府所在地的辦公室以及衛生院、供銷社、工商所、財政所、稅務所等辦公場所,通過改建、擴建、翻新,建設了科技文化廣場、便民連鎖店、標準化小學、休閑健身場所等,這樣既有效利用了原有資產,又節省了資金投入,大大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
靠發動群眾加快新農村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是主體。只有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才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不竭動力。該縣充分發揮廣大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堅持“民建、民辦、民管、民做主、民受益”的原則,對于產業發展、村莊規劃、資金籌措、工程招標、質量監督等,都通過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或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大主意由群眾自己拿,干什么由群眾自己決定,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農民群眾建設家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今年,龍泉鎮古城村在巷道硬化中,每戶自覺出資1000元,并義務投工投勞,踴躍參與建設。對新農村建設中的一些重點工程如便民連鎖店、衛生所建設等,采取市場化運作的辦法,由村委統一規劃,提供用地和補助,鼓勵有條件、有技術、有能力的本村村民承包建設,這樣不但給農民帶來了實惠,激發了農民建設新農村的熱情,而且還減輕了村集體負擔,避免了半拉子工程和欠債工程。
靠典型帶動加快新農村建設。該縣注重培養先進,注重發揮典型村的影響和帶動作用,多次召開新農村建設觀摩會,組織各村巡回參觀,進行現場觀摩、現場教育、現場引導、現場感染,讓農民親身感受新農村建設的成效,有效地激發了廣大群眾建設新農村的熱情。許多未定為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的村委都爭先恐后搶著干、提早干。陡坡鄉三交村去年雖然不在新農村建設重點村之列,但群眾自發組織投 資30余萬元進行硬化、綠化、亮化、美化,還成立了專門的保潔隊伍,對垃圾日掃日清,使村莊保潔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陽頭升鄉居子村“五個一”工程主體已經竣工,陡坡鄉習美村主巷道硬化全部完成,黃土鎮上莊村建起了休閑健身廣場。在典型示范村的帶動下,以前許多村都是催著干、逼著干,現在許多村委干部找到縣上,要著干、搶著干,全縣上下形成了熱火朝天建設新農村的濃厚氛圍。
靠創新機制加快新農村建設。隰縣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實行四套班子領導定點包鄉聯村,包項目、包資金、包協調運作,一包到底,不達目標絕不收兵。實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匯報、一月一通報的工作機制,確保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對新農村建設進行動態管理,在檢查、考核中不但看新建村莊,而且要看前三年已經通過驗收的村莊,不斷提升建設標準,不斷進行鞏固、完善、提高,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確保常建常管、常建常新。下李鄉長壽村是2008年的重點推進村,今年繼續實施巷道硬化、路燈亮化、庭院凈化、村莊綠化,對去年的“四化四改”、“五個一”工程進行再鞏固、再完善,建設面貌更勝去年,得到了市新農辦領導的交口稱贊。許多村在具體工作中,結合實際,想方設法,創新機制,推動各項任務的落實。黃土鎮黃土村針對硬化面積任務重而上級補貼少的問題,實行了“三大投入機制”,即以財政撬動為主的政府引導機制,以勞務投入為主的農民主體機制,以互動互贏為主的社會參與機制,采取了主街道組織工隊統一硬化、入戶巷道3平方米補貼1袋水泥、農民自己投工投料的辦法,圓滿完成了硬化任務。
2006年以來,全縣新農村共硬化巷道30余萬平方米,村莊綠化栽植樹木9萬余株,建設沼氣池4500余個,改廁4000余座,新建垃圾池290個,新裝路燈300余盞,拆除農村土坯房、危房達5萬多平方米,清理溝渠1.6萬米,“四化四改”、“五個一”、“六通”工程已基本實現,全縣新農村呈現出“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美好田園風光。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三亚市| 九龙坡区| 绵竹市| 来安县| 朝阳县| 阜康市| 鲁甸县| 海城市| 隆昌县| 阿克陶县| 晋宁县| 临城县| 济南市| 通海县| 镇雄县| 都安| 鸡泽县| 喀什市| 澳门| 吴川市| 云梦县| 镇巴县| 东台市| 闽侯县| 昌黎县| 东乌珠穆沁旗| 额敏县| 瑞金市| 昭通市| 东至县| 美姑县| 砀山县| 岚皋县| 永嘉县| 阜阳市| 大冶市| 临泽县| 东宁县| 五台县| 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