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調查論證、典型示范為基礎,該鎮聘請專家,對全鎮1500處不同區域、不同地塊采土測試,制訂科學種植方案,提交村委會、村民代表討論,邀請縣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等部門技術人員反復論證,在此基礎上確定各類試點,樹立典型,逐漸推行。截至目前,他們投資303萬元,平整坡地1300畝,治理灘地360畝,清理河道3公里,項目整治12000畝,打井26眼,鋪設管灌100公里,修建蓄水池4座,建成小型淤地壩5座,架設電壓線路16公里,鋪設天然氣管道近萬米,種植樹木36萬株,綠化面積達6000畝。此外,以平川水澆地為重點,建成萬畝小麥高產田;以旱垣地為基礎,建成百畝旱地蓮菜園,畝均收入超萬元;以農商合作為方式,3000畝荒坡溝地變為核桃經濟林;以潮濕地為中心,擴大紅提葡萄種植面積800畝。該鎮的“旱地蓮菜”和“里村紅提”在全市享有盛名。
“齊頭并進、全面發展”是里村鎮的一大特色。針對當地農村收播時節忙、平時閑,外出打工掙錢難、閑散人員多的特點,該鎮黨委、政府把發展畜牧養殖業作為農民調產致富的主導產業來抓,號召家庭喂養,鼓勵有條件的農戶不限數量,分別喂養豬、牛、羊、雞、兔。同時,建立場區,鼓勵專業養殖,目前已建成專業養豬區1個,年可出欄商品豬1.2萬頭;占地48畝的養牛場也已完工,現引進回優良品種肉牛73頭,今年就能產生效益;同山東嘉祥公司合作,采取“公司+農戶”運營模式,目前,散養肉牛已達300余頭。
為徹底改變人口多、底子薄、資源缺的狀況,該鎮引資金、擴項目,大力幫扶工業企業發展。中條山新型建材公司去年生產水泥50萬噸,實現產值26000萬元,實現稅款2214萬元。三泰新型建材公司投資3600萬元,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的二期礦渣微粉項目施工已經完成,今年2月份可投入生產。長興洗煤公司是全縣最大的煤炭洗選加工企業,去年投資60萬元進行設備改造,開工后年產值可達2500萬元。工業企業的發展,不僅為自身創造了利潤,還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達到了企農共贏的目標。
該鎮在抓新農村連片和文化廣場建設上,完成了10個園林村的連片建設,投資140余萬元,建成4個高標準、上檔次的農民文化廣場,安裝照明燈、設置體育器材,擁有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18個,為農民進行文化“充電”、集中培訓、展示才藝、提高自身修養提供了平臺。(本報記者 楊世宏)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