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縣以海拔高、溫差大、光照充足成為全國蘋果最佳優生區,蘋果分布全縣6個鄉鎮,但在實行“封山禁牧”后,由于養殖業由強變弱,嚴重不足的有機肥導致不少果園單一施用化肥,使土壤有機肥下降,蘋果含糖量低,質量明顯下降。為了解決這一突出矛盾,吉縣大力實施“以畜促果”戰略。一是變庭院養殖為園內“豬沼果”配套。農業、畜牧、果業三方聯手,以畝果一頭豬為標準,大搞豬沼果循環經濟。二是變小場養殖為規模場養殖。實施“百千萬”工程,建設百頭(只)羊(牛)場,千頭豬場和萬只雞場。三是變分散養殖為小區養殖。建設千只羊、萬頭豬、五萬只雞養殖小區。
以畜促果增加了農民收入,民營資本加大又為畜牧注入活力。從2008年以來,全縣畜牧養殖投入項目資金、專項貸款和農民籌款共640萬元,搞“豬沼果”配套園100多個,建規模養殖場15個,建養殖小區5個,年畜禽飼養量比2007年增長了46.2%,畜牧年產值達到0.42億元。
(通訊員 楊世元)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