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陽光明媚,堯都區大陽鎮掀起了新一輪發展熱潮。就如何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實現鄉鎮經濟的轉型跨越、先行發展,日前,記者采訪了堯都區大陽鎮黨委書記孫楊毅。
孫楊毅說,2011年,我們緊緊圍繞建設“農業立鎮、工業強鎮、旅游活鎮”這一目標,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團結一致,奮力拼搏,解放思想,銳意改革,開拓創新,各項經濟工作運行良好,各項事業全面向前推進,呈現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喜人局面。
就今年的工作思路,孫楊毅說,2012年,我們將圍繞“轉型跨越、先行發展”的主線,立足“五個三、三個游”(五個三,即:3萬畝蘋果、3萬畝核桃、30萬噸鑄造、300萬噸煉鋼、3000立方高爐;三個游,即紅色游、生態游、農家游)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著力加快結構調整,全面增加農民收入,全力構建富裕、現代、宜居、文明、和諧的新大陽。
具體地說,一是固基強鎮,著力在改善基礎設施上有大變樣。要鞏固農業產業基礎建設,抓好3萬畝優質小麥基地的建設工作,對6000畝保護性耕地面積,加強技術管理,確保豐產豐收。蘋果基地建設,在臨浮路沿線繼續鞏固3萬畝優質蘋果基地建設,2012年新增蘋果面積1000畝,建設10個標準化果園,發展SOD、富硒蘋果3000畝。核桃基地建設,以建設3萬畝核桃基地為目標,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集中在堯陵旅游公路沿線及官雀、北遆等村新增核桃面積1萬畝,并抓好已栽植核桃的嫁接工作。在陳埝村繼續實施“百戶千畝萬頭豬”的調產項目,把這種果園、養豬、沼氣“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在全鎮予以推廣。2012年,新增200戶戶用沼氣工程。同時,因地制宜發展5000畝紅薯基地、5000畝小雜糧基地和3000畝大路菜基地建設工作,力爭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要鞏固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大陽、上陽、孝養、大堡、靳里等11個村的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對岳壁電灌站進行2公里的渠道防滲工作,完成岳壁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和合里莊、靳里溝兩個村的人畜吃水工程。
二是強工富鎮,著力在加快工業經濟發展上有大作為。依托志強鋼鐵有限公司和華德冶鑄有限公司,在王雅、靳里一帶全力打造高標準的鑄造工業園區。按照堯都區委、區政府實施工業強區的戰略,以項目為基礎,做大、做強、做優、做精項目儲備,堅持招大商、引大資,不斷創新招商方式,以環境招商,以真情招商,以誠信招商,注重招商引資,努力引進一批實力強、見效快、低碳環保型大項目,做好志強鋼鐵有限公司30萬噸鑄造、300萬噸煉鋼項目的準備服務工作,同時,借助志強鋼鐵有限公司新上3000立方高爐、華德冶鑄有限公司新上年產30萬支橋殼項目的東風,轉移全鎮剩余勞動 力500余人。
三是生態興鎮,著力在新農村建設上有大跨越。要加快旅游產業的發展,全力打造“紅色游、生態游、農家游”三條線路,加大堯陵根祖文化、紅色文化及澇河水庫休閑旅游的宣傳力度,進而帶動土特產銷售及餐飲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發展,為農民增收開辟新渠道。要全面完成新農村建設新的“五個全覆蓋”工程。抓好21個村的文體活動中心建設、村級圖書室建設、村便民連鎖商店的掛牌及運營和8個村的街巷硬化工程。同時,要抓好環鎮路、環村路的通道綠化及堯帝陵、澇河旅游景區的補植補栽,完成好生態園林村、園林企業建設,不斷提升新農村建設連片建設的標準。
四是和諧旺鎮,著力在促進社會事業上有大發展。投資400余萬元,完成鎮衛生院的新改建工程;抓好農民參合工作,確保全鎮參合率達到98%以上,切實讓老百姓得到實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力爭60歲以下參保面全覆蓋,實現應保盡保,讓廣大群眾盡享改革發展成果;繼續引深“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情、辦百家事、暖百家心、建農戶檔案”工作的開展,在已有農民檔案的基礎上,著力進行相關內容的更新完善、有效運作,提升檔案資料為“三農”工作服務的水平;深入推進“平安大陽”建設,加大基層矛盾排查力度,提高矛盾源頭治理能力,進一步加強綜治工作中心規范化和信訪、調解、治保“三員合一”隊伍建設,抓好“六五”普法工作,提升全民法律素養,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
對于做好今年各項工作,孫楊毅信心十足,他最后說,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鎮人民,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真抓實干,全力開創大陽各項工作的新局面。(記者 賈曉梅 范韶華)
【責任編輯: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