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鵬 陳沛)新年伊始,蒲縣主動適應新常態,牢固樹立新理念,積極謀劃新發展,以突出從嚴管黨治黨、突出推進“六大發展”、突出法治蒲縣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新時期黨建工作水平,推動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設進程,全面開創“弊革風清、富民強縣”新局面。
突出從嚴管黨治黨,“七步走”清潔政治生態。一是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員干部做到必須維護中央權威,必須維護黨的團結,必須遵循組織程序,必須服從組織決定,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二是扎實開展學習討論落實活動。做到真學習,入腦入心;深討論,見筋見骨;嚴落實,不折不扣;重統籌,互促互動。三是持續引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繼續保持整治“四風”和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加大對黨員干部輕微違紀問題的監督力度,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制止。推行“一案三查”,嚴肅追究問責、倒查問責。四是全面實施“六權治本”。制定出臺了《關于強化權力監督制約深入推進“六權治本”工作的實施方案》,發揮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功能作用,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堅決遏制暗箱操作、權力尋租和圍標、串標現象。優化整合電子、網絡公開平臺和監督監察平臺,實現對權力運行的全方位、全過程實時動態監控。五是在刷新吏治上開展“一倒查六整治”工作。深入整治違反干部任用標準和程序、跑官要官和說情打招呼、“三超兩亂”、檔案造假、違規兼職、“吃空餉”等突出問題。六是著力推進“五型”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建設“學習型、清廉型、守法型、服務型、實干型”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把“五型”建設作為考核考評的重要內容,作為干部調整的重要依據。按照黨管人才原則,著手制定2015—2017年人才強縣規劃。七是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優化健全組織設置,探索在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龍頭企業、示范基地、外出務工經商黨員集中地建立黨組織,在片區、居民小區和流動黨員集中點建立黨組織。加強基層黨組織特別是薄弱村、重點村的帶頭人隊伍建設。對換屆后的農村“兩委”干部進行培訓和管理。
突出推進“六大發展”,“八突破”甜美群眾生活。一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求突破。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制定審批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打造便捷高效政務環境;深化農村改革,以喬家灣河川、薛關義善源合作社為樣板,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種田能手、產業大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適度有序流轉;推進煤炭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清費立稅、公路運銷體制改革配套制度措施,堵塞稅費漏洞。二是在產業轉型上求突破。以煤炭革命為動力,推動市場主導、清潔低碳、集約高效、延伸循環、生態環保、安全保障“六型轉變”。以循環工業、加工制造、煤電化、農副產品加工、現代物流五大產業園區為載體,以煤矸石綜合利用、建材、鑄造等項目為聯體支撐,推動煤基產業多元發展、低碳發展、綠色發展。以非煤增效為重點,積極引進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新能源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大唐豹子梁風電、龍祥干法水泥二期項目。以三產提速為方向,實施木梳洼—臨大線旅游公路建設工程;建設東岳廟景區旅游服務中心。三是在農業升級上求突破。推進“兩個十萬畝”基地建設,逐年逐批次實施核桃低產林提升改造,推廣核桃套種馬鈴薯、谷物等多種低稈作物模式。
加快實施農產品冷藏庫項目。做強正茂核桃、易恒天酒業、昕源薯業等龍頭企業。實施農田灌溉和抗旱應急水源工程,有序推進土地開發復墾。四是在城鄉統籌上求突破。按照規劃、建設、配套、管理“四位一體”思路,積極推進“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一方面精心打造中心縣城,加快鹿城山水小區、北街公園建設,啟動南大街兩個片區改造和迎賓區市場建設、電影院拆建工程。一方面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啟動喬家灣、薛關、黑龍關鎮區集中供暖供氣工程。加快霍永高速連接線建設;啟動羅克路改造工程,暢通縣域經濟動脈。五是在生態環境上求突破。繼續實施“生態優先”戰略,盯住增綠、治水、治污三個環節,實施荒山造林綠化和“三北”防護林工程,年內完成造林綠化4.2萬畝。推進東川河、北川河、南川河三大流域生態修復工作,推動企業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和零排放。引深工業廢氣、縣城燃煤、工程揚塵、車輛尾氣“四大類污染”治理,探索建立礦產資源收益共享和生態補償機制。六是在文化教育上求突破。一手抓文化發展,以蒲劇、書畫、剪紙、根雕、麥稈畫和攝影、電影、微電影等為載體,傳承東岳文化、蒲伊文化、民俗文化。啟動廣電服務中心工程,實施東岳廟修繕和壁畫修復、段云書藝館展廳擴建、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等項目。完成農村數字電視改造,引深文化下鄉、書香傳遞活動。一手抓教育振興。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加快錦繡小學和喬家灣中心幼兒園建設。推行精細化管理,初中聘請校長和招聘名師雙管齊下,加強管理,提升辦學水平。辦好職業教育,培養和輸送合格的職業技術人才。七是在民生幸福上求突破。完成鹿城山水小區安置房建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實施縣城天然氣入戶全覆蓋工程;力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200個,轉移輸出農村剩余勞動力1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啟動殯儀館項目建設,完善殯葬救助保障。實施鄉鎮衛生院建設改造,充實鄉村醫療隊伍,方便群眾就近就醫。八是在安全穩定上求突破。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體制機制,全面推進“3456”工程。啟動西氣東輸縣城段改線工程,確保安全發展。在信訪維穩上,落實領導包案包訪責任制,推動信訪與訴訟分離,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在社會治理方面。加強三級服務中心建設,提升網格化管理水平。深入開展對兩盜一搶一詐騙、暴恐邪、黃賭毒等的專項嚴打斗爭,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惡意騙貸、逃廢債務等行為。
突出法治蒲縣建設,“五著力”優化社會環境。一是著力推進依法行政。規范重大決策程序,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完善監督制度體系,構建“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二是著力推進規范司法。規范司法管理和司法權力運行,著力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體系,堅決查處各級領導干部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行為。三是著力推進全民守法。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依法規范信訪秩序,打擊無理纏訪、鬧訪、非正常上訪行為,破解“信訪不信法”的社會難題。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強化規則意識,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四是著力推進法治宣傳。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法治示范創建活動,整合挖掘法治文化資源,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五是著力推進隊伍建設。加強法治專業隊伍、法律服務隊伍、法治后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法治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堅持從嚴治警,強化紀律約束,堅決懲治法治領域腐敗問題。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