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富民強縣
臨汾新聞網訊 日前,蒲縣縣委、縣政府領導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鄉鎮就“百里昕水河生態經濟帶”建設進行調研。
他們先后深入到克城鎮、太林鄉、喬家灣鄉、黑龍關鎮、薛關鎮,就河道疏浚、電解鋁加工場地、風力發電、小城鎮生態建設、華正煤機修造、白衣洞祠旅游景點建設、肖家溝現代物流園區、農副產品加工園區等進行了實地查看,并聽取了各鄉鎮負責同志關于今年工作思路的匯報。
昕水河流域是蒲縣區位最優越、產業最集聚、人口最集中、最可提升塑造的區域,涵蓋7個鄉鎮、8萬人口,經濟總量占全縣的75%以上,是最適合探索推進一體化發展的區域。建設“百里昕水河生態經濟帶”,符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是實現富民強縣的重要載體,事在當下,功在未來。從中長期講,就是要用5年左右的時間,把東起黑龍關、北達克城、西至薛關的昕水河及支流區域建成全市有重要影響的生態帶、文化帶、旅游帶、產業帶和城鎮帶,建成新型工業、現代城鎮、文化旅游、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示范區和引領區,經濟帶”內人口達到10萬以上,經濟總量占到全縣的85%以上,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50%以上。從當前講,必須瞄準目標,堅定信念,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地把這件大事辦成干好。
縣委、縣政府領導提出,今年是“經濟帶”建設的啟動之年,更是落實之年,蒲縣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各級各部門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科學規劃、穩步實施,緊緊抓住這一“龍頭”,編制好整體、系統、科學、超前、操作性強的規劃;同時,各相關部門要集中精力、集中人力,圍繞“經濟帶”建設制定好子規劃,打造呂梁山最具魅力、最具實力、最具活力的“經濟帶”。要抓好設施配套,進一步完善路網、水網、電網,特別抓住水利交通這一重要基礎,水利要把當前和長遠相結合,與工業農業相結合,與旅游相配套,全力破解好水瓶頸的問題。交通要圍繞“經濟帶”做好路網配套,提升道路交通服務能力。同時,要著眼長遠,抓好小城鎮的規劃管理。要始終把生態環境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把生態環境建設滲透到每一個領域,努力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路子。各鄉鎮要圍繞“經濟帶”建設,把工作落實到具體的產業項目中,真正把“龍頭”舞起來。各級干部要強化擔當,按照“頭頂有戒,心中有數,眼里有活,手上有招,腳下有根”的要求,進一步提升素質能力和水平,圓滿完成“十三五”確定的目標任務。
(世光)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