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年來,蒲縣堅持“黨建引領、政府扶持、龍頭帶動、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的發展思路,通過“開發集體資源、盤活現有資產、培育集體企業、發展特色產業、依托龍頭帶動”五條路徑,積極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
開發集體資源。全縣32個村依靠集體土地發包出租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通過自主創業、合作開發、公開發包、對外出租等方式開發利用,發揮資源效益。
盤活現有資產。對集體閑置的辦公用房、校舍、廠房、生產裝備設施等資產,通過依法改造、發包租賃、入股聯營、合資合作等方式加以開發利用,全縣34個村依靠集體固定資產租賃、4個村靠集體資產入股經營取得收益。
培育集體企業。充分依托已形成的大型企業或產業優勢,創建與之相關聯的上下游配套產業,興辦交易市場、運輸公司、綜合加工廠等,拉長產業鏈條,提供配套服務,獲得集體收入。2個村成立了運輸車隊,5個村建起了小雜糧加工廠、手套服裝加工廠。
發展特色產業。農業條件較好、氣候溫度適宜的村,發展核桃、馬鈴薯、構樹種植、藥材種植、小雜糧加工等產業。全縣共發展集體大棚124棟;蜜蜂養殖800余箱;中藥材種植740畝;小雜糧等特色種植1180畝。
依托龍頭帶動。全縣有34個村將財政扶持資金投入到天津寶迪集團、山西茂州牛業、蒲縣正茂核桃等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聯合發展,年紅利收益可達到4至5萬元。依托天津寶迪集團和山西茂洲牛業,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規模生豬養殖場16個、肉牛養殖場14個。(張勤學 張亮亮)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