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愛心驛站”已經成為蒲縣消費扶貧的重要載體,也是蒲縣消費扶貧的一張特色名片。驛站通過線上和線下多元渠道,以購買覆蓋全縣9個鄉鎮貧困群眾農特產品和服務為主要方式,廣泛動員全縣各級干部職工及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著力打造“產銷精準對接、農企互利共贏”的消費扶貧新格局,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扶貧產業健康發展的新動能。截至8月底,全縣消費扶貧銷售額達247萬元。
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力做好消費扶貧工作,蒲縣將“愛心驛站”作為消費扶貧的重要載體,堅持以政府倡導、工會搭臺、職工唱戲、百姓受益為出發點,以“五個突出”為抓手,廣泛動員全縣各級干部職工及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切實通過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截至8月底,全縣消費扶貧銷售額達247萬元。其中:各鄉鎮、各企事業單位認購達到84萬元,煤礦企業訂購148.4萬元,市民群眾自行購買消費5萬元,“夏送清涼”活動促銷9.6萬元。同時,對各單位中秋節、春節按照相關政策允許發放的工會福利由“愛心驛站”平臺提供。
“愛心驛站”通過線上和線下多元渠道,以購買覆蓋全縣9個鄉鎮貧困群眾農特產品和服務為主要方式,鼓勵全縣干部群眾“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參與消費扶貧,引導社會各界“認購促銷”參與消費扶貧,打造“產銷精準對接、農企互利共贏”的消費扶貧新格局,推動消費扶貧常態化,實現“買賣雙贏”。
突出宣傳引導 開展“五進”活動
蒲縣廣泛開展消費扶貧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景區、進企業等系列活動,并利用現場展銷、微信視頻、版面展示等多種方式,主動推銷、大力宣傳,加大對農特產品的推介力度,加快提升扶貧產品品牌效益和市場知名度,加大消費扶貧引導力度。目前,共累計開展消費扶貧“五進”活動10余場次,為消費扶貧營造了良好氛圍。
突出產品質量 建立農產品名錄
蒲縣以鄉鎮為單位,對全縣各地域的農產品進行了篩選,并建立了特色農產品名錄,統一進行了公示公告。蒲縣推動農產品質量、品牌建設、產品認證等全面規范提升,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據初步統計,目前全縣農產品建立名錄共分15個大類、116個品類。同時,嚴把“質量關”,實行誰供貨、誰負責、誰登記的原則,對新增的農產品質量不過關的堅決不予入站;對已入站的農產品定期進行檢測,過期、變質、不符合標準的貨品要及時登記、下架,保證產品質量,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放心滿意的特色農產品。
突出平臺管理 提升“愛心驛站”
為進一步加強平臺的規范管理,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建立農產品供應平臺的要求,保證農產品質量的提升,蒲縣對“愛心驛站”平臺進行了升級,建立了商品條形碼標識,配置了掃碼機等設施,并針對每個農產品的特色,詳細制定了產品簡介及特色版面,使平臺更能凸顯全縣各地域農產品的特點,方便購買者及時了解特色農產品信息?,F已形成每月第二周五、六、日三天集中對外開放的運營機制,真正為貧困戶產品變商品、收成變收入搭建了平臺。
突出產銷對接 創新促銷機制
蒲縣大力推進實施“農超”對接促銷、“線上”對接促銷、“對口”結對推銷、“節慶”展會促銷等活動。利用五一、農歷三月廿八古廟會時間節點,舉行消費扶貧展銷會啟動儀式,與宏源集團和潞安集團臨汾分公司簽訂長期認購合同,宏源集團已認購正茂核桃公司產品80余萬元。利用文化下鄉、文藝晚會等活動建立消費扶貧聯結,大大提高了特色農產品的市場銷售率。
突出先鋒引領 豐富“道德銀行”
把消費扶貧和全縣“道德銀行”扶智扶志相結合,發揮“黨員存黨性、職工獻愛心”先鋒模范帶動作用,倡導各機關事業單位發放職工福利、食堂采購均優先選用本地產品,以鄉村“道德銀行”積分超市為依托,優先將縣域農產品擺上道德銀行超市貨架,實現黨員干部職工黨性增強、百姓公德提升、群眾收入增多的多贏局面。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