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職業人 打造成功人
——曲沃縣企業家聯合商會探索“雙創”新途徑
臨汾新聞網訊 “以情言商,以心做會,以商養會。”坐在筆者面前的曲沃縣企業家聯合商會秘書長朱麗潔,落落大方、款款而談地向我們介紹著該商會的發展史。
曲沃縣企業家聯合商會,創建于2014年1月12日,雖只有不到兩年的發展,目前已有會員單位98家,所經營的活動與項目,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加盟會員的慷慨相待,更收獲了眾多農民的感激之情。究其原因,源于該商會找到了一條不同于其他商會的雙創之路:學習、創新、管理、品牌。
年根歲尾,筆者走進曲沃縣企業家聯合商會,一探究竟。
精準培訓 鑄就企業人才
問及該商會的特色之處,而立之年的朱麗潔女士脫口而出:“學習,學習型商會就是我們的特色。我們認為只有不斷地加強自我修養,學習成功企業管理,學習如何成為優秀人才,經過不斷的培訓,才可使商會中的企業與員工更上進、更團結,發展更久遠。同樣,商會才會發展壯大、長遠。”“學些什么呢?”“那就多了,比如如何留住企業專業人才;如何使用有能力、難管束的員工;如何運用職務說明書與績效考評構建企業可持續的人才供應鏈系統;如何在公司內部建立高績效的人才梯隊模式,形成攻堅團隊;如何培養員工的責任意識等等。總之,就是幫助企業訓練出能夠盡快適應工作的‘職業人’;引導有忠誠度和團隊精神的‘企業人’;培養能夠適應并推動企業發展的‘成功人’。”據介紹,曲沃縣企業家聯合商會從創建以來,各類培訓從沒有間斷過。去年春,連續舉辦了多場專業培訓,如員工學習前沿講座《職業生涯規劃》,每周二有員工大課堂,每周一、周五進行老板沙龍,每月有會員大會,“落地方案”、“生命智慧”各類穿插其中,更邀請來康華蘭老師講授“國學”。
兩年來,緊跟曲沃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活動步伐,承辦了3次人才交流會。今年3月,為90多家企業、3000多個崗位對接2800多人次,最后落實崗位300多個。同時,為這些即將上崗的員工進行了崗前培訓。還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小廣博士,為全縣副科級以上干部解讀十八大政策與縣域經濟的聯系,以及邀請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上市專家魏舒明先生,分批為全縣500多位企業家和個體老板,專題進行了中小微企業上市培訓。
該商會還因地制宜,舉辦了多場農民大課堂,邀請三農專家為農民傳授專業技術知識、管理知識和創業技能。
據悉,該商會還進一步整合了曲沃農產品資源,形成規模,對外銷售,提高農民收入。
眾籌資金 幫扶項目落地
筆者采訪時發現,該商會可容納200人的會議室,正在進行員工培訓。走進朱麗潔的接待室,里面格局幽雅、精致,工藝品繁多,配以悠揚的樂曲,讓人不禁身心放松。
他們眾籌的第一個項目:恒昌和悅中心,由15位股東眾籌,耗資180萬建設而成。大小會議室有4間,多可容納200人,小可容納60人,用來舉辦會議、學習等,也可分場次對外出租。
更有意思的是,接受采訪的這間工作室,也是個高端會務接待場所,屆時將作為女性課堂、親子教育學堂使用,可在此進行“琴棋書畫、花鳥魚茶”等不同的修養性教學。
眾籌,顧名思義,大眾籌資。這里不光籌資,還籌物。朱麗潔指著室內的裝飾、工藝品說:“室內的所有布置、擺設都是會員所提供,商品放哪兒都是放,而放這里才有商業價值。你想,來培訓學習的人,在聽課的同時,眼界就觸及到了這些商品,總有人會心動,會心動就會打聽購買。其實,這里也成了商品展銷場所,只是變得更貼近顧客。”真是不可思議,現在的營銷方式正可謂千變萬化。
第二個項目是“158星火扶農計劃”,也是他們最有成就感的策劃。該項目經理楊旭興奮地向我們介紹,曲沃縣158個行政村,該項目是為幫助農民致富而策劃的,由縣統戰部、工商聯、廣電中心、信用聯社、企業家聯合商會等單位聯合發起的。分扶農、惠農、富農三階段,慰問、助學、農資進村、會員單位產品下鄉、農副產品外銷、就業創業培訓及對接6個項目。
首先,在今年3月召開了村干部會議,每村推薦出一名聯絡員。以商會和各村委會為主體,成立158下鄉工作機構,以鄉鎮為單位組建聯絡員隊伍,形成聯絡員網絡。
聯絡員隊伍建立后,及時進行培訓,指導他們如何統計和動員村民參與活動。摸底統計各村困難戶、待業人員和擬創業人員名單,建立數據庫。
該商會制定了3年幫扶計劃,針對上報的貧困家庭定期給予慰問,逐步改善他們的生活情況。給予困難家庭學子資金資助;定期組織農村待業、無業人員與招聘單位進行接洽交流,幫助農民尋找合適的工作崗位;舉辦農民大課堂,邀請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農民講解具體信貸政策、信貸程序,為農民生產發展解決資金缺乏問題;成立市場部和電商部,發揮商會之長,解決本地農產品推廣與銷售。
據了解,目前該商會已在全縣建立了85個聯絡站,精準幫扶100戶困難農民家庭,向1200多位農民普及就業、創業知識及各種技能培訓。
今年10月15日,158積分兌換商城開業。這是該商會實施的第三個項目。
何為“積分兌換”?是在與商會眾籌此項目的31家商家消費后獲得相應的積分劵,可以在158積分商城兌換到想要的商品,其目的就是讓所有合作商家以更大力度回饋消費者,從而實現一次消費兩次實惠,最終實現商家、企業和消費者,大家一起抱團取暖、實現共贏。
為實施這一項目,該商會眾籌了160萬元,兌換商品涉及衣食住行樂等8萬余件,惠及百姓,也為商家提高了收益,兩全其美。
公益慈善 為貧困居民送愛心
“在百姓眼中商家即‘奸’,不可否認,一些商家為謀利益,會自私自利,殊不知,百姓是商家衣食父母,只有心碰心地與百姓交流,獲取誠信,商家才可更大受益。而公益慈善就是最好的方法。同時,你會發現,在行動中,心靈漸漸受到震撼,實實在在的幫助遠勝于利益。”朱麗潔如是說。
她講起了幾個記憶猶新的幫扶案例:
史村鎮郇村侯志敏家,婆婆癱瘓,老公因中風而半身不遂,女兒是在校大學生,主婦腿腳也有些不便。面對如此家庭,商會也感嘆命運的不公,決定實施幫扶,改善她家現狀。除米、面、油、資金外,還幫她家購買了兩頭小豬,委托賣豬戶為其做好疫苗及后續防范。
楊談鄉下院村王三妮家同樣困難,丈夫去世,二兒子是個腦癱,自己身體也不好,全靠未滿18歲的大兒子賈鵬支撐家庭。小組成員黃鵬得知后,將賈鵬接到他的公司,免費教他鋁材安裝技能,管吃管住,學成后幫助解決就業。
新沃駕校董事長、商會執行會長王杰,多次向貧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費學習駕車技術,掌握一門就業技能。同時,在今年5月4日,與團縣委簽訂了新沃青少年愛心助學協議書,并為全縣各中小學推選的14名品學兼優家庭貧困學生,捐助了1.35萬元助學金。
在下鄉扶農中,起初一些村民將信將疑,問他們能幫他賣蘋果嗎?的確,農民能種出好產品,卻苦于沒有銷路。于是,商會決定出資為蘋果種植戶購買了套袋與包裝箱,聯系買家,解決賣果難問題。
該商會還發現,里村鎮北辛店村王章德種植桑葚,一些熟透的桑葚掉在地上,白白爛掉,不知往哪兒銷。此果不易遠途運輸,商會利用微信平臺找買家。第一天100箱,第二天400箱,再后來購買的游客駕車去采摘,不幾天,5畝的桑樹林就采摘一空。
曲沃縣企業家聯合商會在幫種植戶賣難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系統性的銷售模式,打造出“哺民158富農產品”。市場部為里村鎮蘋果農戶捐贈套袋、化肥,用含有“158富農”標識的袋箱包裝,集中銷往湖南、浙江等地。據悉,今年,商會收購蘋果7萬公斤,銷出2萬公斤,禮盒4000盒。所有的幫扶計劃都是由商會中的商家們出錢出力,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做出的。正可謂用誠信感人,方能利益長遠。
曲沃縣企業家聯合商會用情用心,為商家對接起一個個不同凡響的項目,積極創造企業上市與資金對接。目前,成功幫助該縣景明山泉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促成曲沃農信社“商戶2+1”貸款業務,已有總額度3000余萬元的放貸。(王建先 許婧)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