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楊文婷) 近日,在曲沃縣農業委員會的辦公室里,工作人員正在一款特制的手機上,從“農技寶”智能云平臺中,向基層技術人員發送著農業實用技術。該縣率先在全市實施“農技寶”的推廣應用,填補了我市農業信息化云平臺的空白。
走進史村鎮王村,一座座日光溫室大棚內,翠綠的黃瓜伴隨著農民的笑聲煥發出無限生機。農民杜日心發現有一茬黃瓜的幼瓜不長了,而且生長點縮進頂部,這時只見她拿出一款特制手機,將幼瓜部分的圖片發送到了‘農技寶’中的田園相冊里,幾分鐘后聽到手機嘀嘀的信息聲,原來是農業技術人員給予的指導:這是黃瓜出現了瓜打頂的現象,具體應從壯苗上、溫濕度控制、減負等方面對黃瓜進行治療。“以前在種植上出現了問題,技術人員一般是通過電話中所描述的情況解決問題。”杜日心介紹說,現在不一樣了,在“農技寶”上,能圖文并茂,對癥下藥開處方,現在它已成為我的“得力助手”了。
據了解,“農技寶”是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項目之一,是曲沃縣農委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的農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包括供求信息、專家會診、田園相冊、農技知識、價格信息等多個工作板塊,涉及內容豐富、信息量大,使用者可以在線上獲取最新的農業政策、農產品價格信息及科學技術知識,并建立群組,可借助圖片、語音、文字等尋求‘專家會診’,可遠程答疑解惑,實現了農技網絡化管理、智能化服務和優質化的指導。截至目前,該縣“農技寶”的使用率已覆蓋了7個鄉鎮、400余人。
近年來,該縣農委結合當地農業服務需求,發揮網絡優勢,將“農技寶”與農業生產有效結合起來,各項信息功能不斷完善,健全了坐診專家隊伍、建立了農產品管理、市場信息欄,制訂了信息發布流程和責任追溯制等,形成了‘農技寶’+12名工作人員+8名專家+100名技術人員+300名職業農民、科技示范戶、種養大戶+合作社的“節層式”網絡信息服務覆蓋模式,搭建了集推廣管理、技術培訓、專家咨詢等于一體具有“曲沃特色化”的綜合性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臺。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