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山西省2015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如期舉行。本次考試由全省黨群系統和行政機關統一組織進行,計劃招錄2849人(其中少數指標因報名不達規定比例而取消)。計劃招錄指標中,黨群系統1115人,行政機關1734人。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數據顯示,12.4萬人報名參加筆試(最終實際考試人數尚未統計)。筆試成績以及最低合格分數線將于6月中旬揭曉,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平均考錄比上升總體競爭趨于激烈
“今年競爭比去年激烈,加油。”8時許,省直考區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主校區考場外,有家長這樣鼓勵即將入場的考生。核驗身份證、準考證,核對照片……考試現場,一系列嚴格程序一如既往。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數據顯示,今年全省公務員考錄平均比約為44:1,競爭要比去年的33:1激烈。這是因為,今年招錄計劃崗位數(2849)少于去年(3659),而總的報名人數(12.4萬)略多于去年(12.1萬)。之所以報名者多,主要是因為今年招錄機關按專業類別設置職位的情況明顯多于去年,而不僅限于一兩個特定專業,即相對而言專業要求更寬泛;同時,不限專業要求的職位也明顯多于去年。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公務員考錄涉及省直機關和太原等10個市,忻州市未參加此次考錄。太原市考錄單位僅太原市公安局一家,共145個崗位。臨汾市考錄人數最多,共419個崗位。全省法院、檢察院系統未參加考錄。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全省公務員招錄,繼續堅持基層導向。省級機關除部分特殊職位外,全部用于招錄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繼續加大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招錄力度,全省共拿出招錄計劃的大約17%,專門用于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其中退役的全日制大學生士兵,可按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對待,報考服務基層項目專門職位和應屆畢業生職位。為解決貧困地區“留人難”問題,今年繼續在國定重點扶貧開發的部分縣和省定貧困縣的部分鄉鎮進行試點,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回鄉服務。
筆試成績6月中旬揭曉
此次考試,大部分職位只要求考兩門,即公共科目筆試,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時間9時—11時)、申論(考試時間14時—16時30分)。部分職位還要求考專業科目。
本次考試在省會太原和其他設區的市所在地設置考場。報考省直機關職位的在太原參加考試,報考市、縣(區、市)、鄉(鎮)機關職位的,在報考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參加考試。
本次考試筆試結束后,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公務員局根據筆試考試總體情況研究確定最低合格分數線。對貧困地區職位、基層職位和特殊專業職位,在劃定最低合格分數線時將予以政策傾斜。筆試成績及最低合格分數線可于6月中旬登錄山西人事考試網查詢,具體時間將另行通知。
達到最低合格分數線的考生,再依據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按計劃錄用人數3倍的比例參加面試資格復審;若最低合格分數線內人數未達3:1的,按實有人數確定。報考公安機關、省監獄管理局機關等人民警察職位的,按規定需進行體能測評。體能測評安排在面試前組織進行,不合格的不能參加面試。參加體能測評的人數在筆試成績達到合格線的考生中,根據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按計劃錄用人數的5倍確定(筆試合格人數不足的按實有達線人數確定)。招錄機關從體能測評合格人選中按照計劃錄用人數的3倍,從高分到低分依次確定面試資格復審人選。如體能測評合格人數與計劃錄用人數達不到3:1的,按實有人數確定。
行測難度沒有增加
“感覺今年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難度一般,沒有增加。”太原考生韓磊表示,120道題目中,他有5道題沒做。這樣的“戰績”,在他看來,已經算“考得不錯”。和往年一樣,今年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簡稱行測)科目,依然是與時間賽跑的考試,能在規定時間真正做完所有題目者為數不多。
記者隨機采訪發現,15道題沒有答完的考生較為常見。參加過公務員考試的人都知道,要完成考試,大部分題認真做,少部分題“抓鬮”完成,是一種必需的策略。“總體而言,行測考試是選拔考試,考生必須有所舍棄。建議考生應把握二八原則,把自己有把握的‘八’成題盡量做對,便是最佳結果。”山西華圖公務員考試培訓學校校長于字寧介紹。
和去年一樣,山西省公務員考試沒有出現數字推理題。所謂數字推理題,就是給定一串數字,讓考生發現這串數字的規律,并按規律算出最后一個數字。這樣的題目,不少考生稱之為“老大難”,解題時間長,答對幾率小。“數字推理題最早退出山西省公務員考試考卷是在2011年。”于字寧介紹,它隨后曾在山西省黨群系統或行政機關考錄公務員筆試中偶有出現,但在2013年的全省行政機關考錄公務員筆試中沒有出現,去年的公務員考錄筆試也沒有出現。“但是,這類題型在外省公務員考試中常有出現。”另外,判斷推理、言語理解、資料分析等題目相對常規,這些都讓行測考試難度相對往年而言較為穩定。
同時,今年的行測考題也更貼近生活,比如,常常給嬰兒理發是否能促進嬰兒頭發長粗、長密?平板電腦屬于小型計算機嗎?之類的生活類常識寫入考題。
“文化”再度成為申論主題
申論題目的一般模式是,先圍繞一個主題給定若干段資料,共約六七千字,然后設幾個相關問題要求考生作答(包括一篇作文題)。今年的申論題目,讓絕大多數考生感到意外,因為考題核心是“文化場館建設”。“印象中,文化強省、文化軟實力等‘文化’話題,已經不是第一次當考題了!”考生韓磊已經第三次參加山西省公務員考試,他表示,“沒想到,今年的公務員考場上又與‘文化’見面了。”不過,他同時坦言,公益文化場館建設力度不大,不能滿足百姓需求,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據考生回憶,“正在興起的新媒體是否正在改變我們的文化”也被當做申論背景材料,供考生思考。“我覺得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傳播面廣是事實,但是新媒體傳播的文化,往往沒有經過理性加工,沒有邏輯支撐的文化,容易情緒化。”考生馬瑞表示,新媒體確實正在改變我們的文化,所以我們應當有所作為,把新媒體引導到正規上來。“這也是我申論作文的主題思想。”
本報記者 王斌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