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山西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在并開幕第三天。上午9時,記者來到委員駐地,共青團、青聯界別的小組討論會已準時開始。省政協委員姚遜作為該界別的召集人之一,對省內目前勞動監察隊伍建設狀況進行了調研,發現現有勞動保障監察的機構和隊伍建設與日益復雜的勞動關系形勢不相適應,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亟待加強。
姚遜委員
當前,勞動關系主體及其利益訴求越來越多元化,勞動關系矛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呈現多發態勢,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承擔的任務將更加繁重。就我省而言,全省現有專職監察員2654人,其中:省級31人,市級277人,縣級1259人,鄉鎮1087人。監察員與全省勞動力(2690萬)的比例為1:10135,人員少、工作任務多的矛盾非常突出。
據統計,2015年,全省勞動保障監察主動檢查用人單位8.3萬戶,涉及勞動者219.7萬人,為14.9萬人追發勞動者待遇16.9億元,全省共接待各類群眾來信來訪及投訴舉報約12萬件(次)。以省勞動保障監察總隊為例,平均每個工作日接待群眾都在百人以上。而且,勞動保障監察不僅要接待好群眾,還要處理好案件,嚴格按照立案、調查、處理的法定程序按期結案。
姚遜認為,當前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省編辦兩次下達勞動保障監察編制后,仍有部分縣級監察機構人員的編制未得到落實;基層勞動保障所人員嚴重不足,造成基層勞動保障所對勞動保障監察、就業和社保業務只能疲于應付;人員編制與其所承擔工作任務不匹配;工作經費嚴重短缺,沒有專門的辦案經費和設備購置維護費,沒有執法所需的交通車輛、攝錄設備。
對此,姚遜建議按照有關執法重心下移的要求,級別管轄模式作出重大改變,縣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將承擔轄區內包括中央、省屬所有用人單位在內的勞動保障監察任務。將縣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明確為科或副科級別,在不增加現有編制基礎上,在縣范圍內按照嚴控總量、盤活存量的原則,為縣級調整增加編制5—8名,為每個鄉鎮調整增加編制2名。
此外,姚遜還建議各級財政為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提供足夠的辦案經費、辦案設備及相關購置維護費用,研究拿出公車改革方案下切實可行的保障勞動監察行政執法車輛的辦法。
山西新聞網記者 任思雅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