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全國首個知名品牌示范園區稱號
本報訊(記者 趙志成 通訊員 呂曉霞)3月4日,大同云岡石窟旅游區創建工作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的驗收,成為全國首個佛教文化與石窟藝術旅游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園區。
云岡旅游區總面積2.24平方公里,是以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為核心,以游客服務中心、保護研究機構、云岡博物館、食貨街、靈巖寺等文化旅游展示服務基地和20余家文化企業為載體,沿十里河流域建設形成的以體現北魏歷史、石雕藝術、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為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園區。
云岡石窟旅游區自2012年12月開始籌建“全國佛教文化與石窟藝術旅游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園區”。為了構筑起佛教文化和石窟藝術旅游產業發展平臺,該園區逐步加大佛教文化方面的合作交流力度,于2014、2015連續兩年主辦了《月下云岡三千年》《云禪覺修——千人寫經》兩岸文化交流主題活動,并在全國范圍內舉辦《東方佛教圣地——云岡石窟藝術展》巡展;分別與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天津美術學院聯合組建了研究中心,在復制雕像、油畫創作、數字化媒體、書籍出版等方面開拓出全新的合作領域。
該園區在加強佛教文化研究的同時,注重石窟藝術的挖掘和歷史研究。先后完成了1992年窟前考古發掘資料的整理匯編工作以及“云岡石窟數字化及藝術資源庫建設與應用”項目申報工作。新成立了云岡彩塑壁畫保護研究中心、云岡文物保護中心、云岡數字中心,以強化對石窟藝術的科學保護。投資5000多萬元的“五華洞”保護性窟檐修建工程主體工程全部竣工,使千年古佛免受風雨侵蝕。
為進一步改善旅游環境、拓展旅游市場,該園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了云岡石窟研究院院史館建設、景區電瓶車環線站點建設、景區內殘疾人通道工程建設等項目;新增了石兵美術館、龍王廟、北魏射藝場、皮影演藝館等景點;陸續開發了北魏石硯、《平城魏碑十二品》《云岡石窟雕刻藝術特種郵票紀念冊》等工藝品。
3月2日至4日,由國家質檢總局組成的專家組進行考核驗收時表示,云岡旅游區在佛教文化交流合作方面,以及挖掘石窟文化藝術內涵方面,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品牌建設工作的長效機制,構筑起佛教文化和石窟藝術旅游產業發展平臺,成為業界標桿,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