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標本兼治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四論推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向縱深發展
山西日報評論員
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的成功經驗表明,標本兼治,是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制勝之道。各地各部門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擺上更加突出位置,以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得力的舉措方法,以標本兼治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實現政治生態持久風清氣正。
標本兼治,要加強黨的領導,壓緊夯實責任。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關鍵要落實好主體責任。各級黨委(黨組)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堅持把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作為引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一個重點,全面落實加強地方黨組織對反腐敗工作全過程領導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要求。要把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一貫到底,形成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切實把壓力傳導到每一個基層單位,把責任壓到每一個黨支部書記身上。各地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領導小組,要把三項工作統籌起來抓,細化任務和責任清單,既著力解決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又注重發現解決本地區突出的個性問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縣委處在關鍵位置,縣委書記要當好一線指揮,鄉鎮(街道)黨委要當好突擊隊。縣鄉紀委要把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敢擔當、敢碰硬,優先查辦、快查快辦、嚴查嚴辦。
標本兼治,要堅持系統治理,形成工作合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方面,必須構建省級統籌指揮、市級直接負責、縣鄉主抓落實,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紀委監委要加強組織協調,組織政法等部門要密切協作、主動配合。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既是有關黨員干部個人違紀違法問題,也往往與上級管理部門的制度設計、工作作風等相關,要注重從“條條”上發現解決問題。扶貧、教育、醫療、住建、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都要自下而上深入查找自身工作制度、工作作風等方面的毛病,拿出針對性改進措施,自上而下整改解決問題。要認真宣講惠民政策,真正讓每個群眾知曉,不能以“一卡通”代替了政策宣傳。要認真落實惠民政策,確保該發放的款物及時發放到位、被擠占挪用貪污的款物盡快糾正退還到位。審計部門要為基層培訓審計人員,強化對基層審計工作的指導。市縣巡察要把發現解決群眾身邊腐敗問題作為重點之一,把“利劍”直插基層。要深入推進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嚴格執行監察法,加強市縣派駐監察和鄉鎮監察工作,依紀依法從嚴監督鄉村、街道等基層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民憤集中、性質惡劣的案件要重點督辦、限時辦結,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標本兼治,要加強“三基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涉及到一些基層黨員干部,要堅持標本兼治,切實把整治工作與“三基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要針對整治工作中發現的體制政策缺失、基層工作不實、黨員干部能力不夠等問題,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基礎工作、強化基本能力,特別要針對群眾身邊腐敗問題,開展警示教育,著力提升基層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法紀觀念,著力轉變基層干部的作風,著力加強反腐敗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要結合全黨統一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黨性,堅定理想信念。要下功夫抓好后進村(社區)整頓工作,選強配好黨支部書記或第一書記。當然,我省基層干部主流是好的,絕大部分基層干部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艱辛努力、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省委是充分肯定的。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正是要把“害群之馬”清除出去,純潔基層干部隊伍。
郡縣治,天下安;基層治,百姓安。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是一項對全省工作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黨建工程、法治工程、民生工程。全省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實際行動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的決策部署,標本兼治推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取得扎實成效,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