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2月6日,《山西省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正式發布,一大批扶持中小企業的暖心政策相繼出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本報記者就相關內容采訪了有關部門,對其分篇做了詳細解讀。
1 關鍵詞:紓困解難
出臺十條“硬核”措施
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我省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新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19年底,我省中小微企業數量約44萬戶,占全省的99.7%左右;從業人員達450多萬人,約占全省的80%左右;實現營業收入3萬多億元,約占全省的55%以上。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小微企業,特別是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微企業帶來巨大沖擊。從目前的調查分析來看,絕大部分中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
從行業角度看,主要分布在餐飲、住宿、旅游、交通、零售、娛樂等服務性行業。其中,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企業基本全部停業;批發零售業,除部分大型超市運營外,大部分企業停業,營業額大幅銳減。同時,制造業面臨的形勢也不容輕視。
從企業角度看,主要表現在:經營業績面臨下滑,受疫情影響大眾消費信心不足,產品訂單變數增加,企業經營難以實現預期盈利目標;運營計劃受到沖擊,不少企業原料儲備、生產銷售、人力安排等方面均受到制約;資金周轉壓力凸顯,許多企業無法正常開工,不能有效組織生產,貨款回收困難,稅費支出困難;企業用工難以保證,疫情影響下人員流動受到限制,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新的風險和挑戰。
為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小微企業保經營、渡難關,在充分吸收借鑒兄弟省份好經驗、好做法的同時,結合我省中小微企業實際情況,省政府研究出臺了《若干措施》,內容涉及金融支持、租金減免、稅費減免延繳、社保支持、賬款清欠、服務保障等十條。
省小企業發展促進局局長李東洪表示:“省委、省政府從省級層面研究出臺應對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十分必要、非常及時、聚焦問題、指向明確,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廣大中小微企業的關心、關注、重視和支持,對于幫助中小微企業增強信心、復工復產、渡過難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br/>
2 關鍵詞:減免稅費
租金稅費減免為企減負
疫情發生以來,我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受到嚴重影響,部分中小企業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甚至無力繳納各種稅費、租金。
在《若干措施》中,就有一條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普惠性措施,那就是“自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國家規定的稅額幅度內,再次下調我省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統一按現行稅額標準的90%調整”。
據了解,我省是全國第一個出臺降低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政策的省份,該政策在去年基礎上再次調低。去年1月1日,我省已經將全省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統一降低了25%,全年累計減稅11.25億元。目前,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在去年調整的基礎上,再次下調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10%。政策執行期限是今年一年。兩次優惠疊加,惠及面廣,全省占有土地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包括中小微企業、醫療防護用品生產企業以及在各領域抗擊疫情的諸多企業都將受益。
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朱東宏表示:“當前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很多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時期,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是稅務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國家稅務總局的要求,盡快安排部署,確保政策在最短時間落實,企業在第一時間享受,稅企一心,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這場戰役。”
與此同時,除了稅費,場地租金也是中小微企業的一部分重要負擔。
眾所周知,大部分中小微企業體量小,沒有土地廠房,加之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復工,企業面臨巨大損失。房屋是中小微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租金在生產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對此,《若干措施》明確規定: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企業,免收2月份和3月份房租。對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房東)為租戶減免租金,具體由雙方協商解決,屬地政府也可采取適當方式給予補貼。
在具體操作中,為了方便中小微企業,簡化辦事程序,無需申報。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也無需提前請示上級單位和主管部門,可根據措施要求,直接免收,只需在事后將免收情況報告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即可。同時,鼓勵廣大民營房屋業主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為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對于減租的租戶屬地政府可采取適當措施對其進行補貼。
3 關鍵詞:延期繳納
保障企業職工權益待遇
疫情當前,“不見面,無接觸”是當下最流行的辦事方式,甚至不辦,比如延緩生產復工。但是,企業和員工的權益保障卻不能不辦,比如企業稅費申報,員工社會保險。
《若干措施》中,明確規定:對受疫情影響、辦理納稅申報困難的中小微企業,由企業申請,可依法辦理延期申報。對確有特殊困難而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企業,由企業申請,依法辦理延期繳納稅款,最長不超過3個月。
即我省2020年2月份納稅申報期限由原來的2月17日延長至2月24日。2月份納稅申報期限延長后,企業受疫情影響辦理申報仍有困難的,還可申請進一步延期。同時,為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納稅人可通過山西省電子稅務局申請延期申報,無須到辦稅服務廳現場辦理。省稅務局已編寫《延期申報核準操作手冊》,納稅人可按照該操作手冊的步驟,線上辦理延期申報申請。
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確有特殊困難而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企業,由企業申請,可依法辦理延期繳納稅款,最長不超過3個月,納稅人同樣可通過山西省電子稅務局線上申請。與此同時,稅務機關進一步減少了延期繳納稅款的申請材料報送,簡并了申請文書和填報事項。延期繳納稅款期間,納稅人應納稅款一律不加收滯納金。
目前,稅務機關已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納稅申報期限延長后,納稅人的稅控設備能夠正常使用,增值稅發票能夠正常領用和開具。
對于社會保險費,《若干措施》規定:對參保的全省中小微企業2020年1至3月份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全部實行緩繳,緩繳期限為3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緩繳期滿后,企業足額補繳緩繳的社會保險費,不影響參保人員個人權益。
其中,緩繳的社會保險費資金主要用于解決企業生產資金不足的問題。據測算,2020年一季度全省社會保險費緩繳近170億元,在一定程度上將緩解企業資金緊張,對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將發揮積極作用。
對于緩繳社會保險費后參保人員待遇發放問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賀德孝表示:“緩繳社會保險費以后,我們將通過動用歷年基金結余、中央調劑金、加大財政投入等措施,一是確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二是確保失業人員按時領取失業保險金;三是工傷及撫恤人員各項待遇繼續按規定領取?!?br/>
4 關鍵詞:穩崗返還
鼓勵企業不裁員、少裁員
為滿足當前疫情防控需要,我省在去年穩崗返還政策的基礎上,今年將進一步降低門檻、放寬條件、優化流程,穩定就業崗位。《若干措施》中明確規定: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標準可按6個月的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標準和年度平均參保職工人數確定,政策執行期限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其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分普惠型和特惠型兩種,兩種政策不同時享受。
普惠型繳費穩崗返還是指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保險參保企業,足額繳費滿12個月以上且不裁員或少裁員的,按照上年度企業及職工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實施穩崗返還。此次新政將裁員率由不高于4.2%,放寬到不高于5.5%。
特惠型應急穩崗返還是指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保險參保企業,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按照6個月的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標準和年度平均參保職工人數實施返還。應急穩崗返還額=當地2019年度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平均參保職工人數×6個月。以太原一個100人企業為例,該企業2019年度單位和個人繳納失業保險費約6萬元,符合條件的話,可申領穩崗返還金約80萬元。
此次新政特別對省政府確定的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實施特惠型應急返還政策,只要參加失業保險足額繳費滿12個月以上,即可申領失業保險應急穩崗返還。
此外,我省還特別加大對職工30人(含)以下的失業保險參保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享受普惠型或特惠型穩崗返還政策的裁員率要求都放寬至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的20%。
具體政策實施以2020年國家和我省出臺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為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