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讓黃花托起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用奮斗點亮搬遷百姓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0-05-13 12:10:25 來源:山西日報   瀏覽次數:

  總書記的鼓勵,堅定了云州區干部群眾產業脫貧的信心——

  讓黃花托起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云州區火山黃花旅游區的美麗景色。魏軍 攝

  壯美的火山和多姿多彩的桑干河,以其特有的韻味裝點著大地,見證著塞上云州的巨大變遷。初夏,田野里,陽光正好,一簇簇黃花孕育著無窮希望,人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詩意家園。

  云州區西坪萬畝黃花片區,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黃花種植基地。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山西考察,第一站就來到這里。他走進田間地頭,看望干部群眾,詳細了解黃花種植、管理、銷售等情況,充分肯定了云州區立足優勢產業,決勝脫貧攻堅的好經驗好做法。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讓云州區干部群眾信心百倍、激情滿懷。

  總書記肯定“小黃花,大產業,農民能致富”

  11日下午3時許,習近平總書記一下車,就通過木棧道走進黃花地。微風掠過,大片黃花苗猶如綠色的波濤,搖曳著生機和希望。正在地里干活的農民們突然注意到,向他們走來的,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大的身影,大家不約而同地圍攏過來:“總書記好!”

  習近平總書記一邊向大家招手,一邊微笑著回應。田地里響起熱烈的掌聲。

  正在黃花地里鋤草的楊旗、楊澤林、謝文、安春霞、張麗等農民,真切地記住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詢問:這些黃花地是個人的還是合作社的?一畝地流轉費用多少?你們干活能掙多少錢?黃花一年要澆5次水,費用高嗎?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搶著回答,心情十分激動,高興的話語中透露的,是對勞動的熱愛,對黃花的熟悉,對黨的惠民政策的感激,還有對習近平總書記由衷的愛戴。

  這幾年,大家依托種植黃花,有的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有的還成了年入百萬元的合作社領頭人。

  下足“繡花”功夫扶植黃花產業

  當地干部群眾告訴記者,云州區的黃花產業,正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下足“繡花”功夫扶植培育起來的。云州黃花比其他地方的飽滿蕊多,又有火山邊的富硒土滋養,品質是一流的。這里發展黃花產業有傳統、有優勢、有特色,一畝收入高時能達到7000元,是種植傳統大田作物的10多倍。但過去受資金、人力等因素制約,每戶只能種1—2畝,沒有形成大的產業。

  近年來,云州區委區政府把黃花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立足產業扶貧,突出解決黃花發展“五難”:針對種黃花前3年沒收益的情況,投入6800萬元對貧困戶每畝補貼1000元;黃花澆灌一年需要“五水”,他們堅持黃花種到哪里,水利配套跟到哪里,投資2.6億元實施了農田水利項目,恢復節水灌溉6.2萬畝;黃花采摘時需要大量人工,區里就聯系山東、河南等地的采棉工前來,并引導本村和周邊地區人員就地務工;建成地頭加工車間、烘干設備、冷庫、晾曬場,開放學校體育場地,幫助解決加工保存問題;采取財政出大頭、農民出小頭的辦法,為黃花辦理了災害險和價格險,災害險每畝保費300元,政府出250元,農民出50元。去年,全區農民獲得保險賠付3700萬元。

  在黃花產業發展過程中,只要是群眾發愁的事,就是政府要幫的事,就是干部服務的事。大同市出臺10項“真金白銀”的政策大力扶持,云州區委區政府飽含激情、持之以恒地服務和推動,短短幾年時間,云州區黃花種植就從3萬畝發展到17萬畝,有109個黃花專業村獲得了8個國家級品牌。目前,進入盛產期的黃花有9萬畝,產值可達7億元,僅此一項全區農民人均增收5000元。

  在黃花產業發展過程中,云州區特別注重帶動貧困戶增收,以“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創辦了50家鄉辦、村辦一體化合作社,3.3萬貧困戶有90%從黃花產業中受益。通過流轉土地租金、采摘管理勞務收入、收益分紅等,貧困戶全部有了穩定收入。作為2012年列入國家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縣(區),云州區原有貧困村80個、貧困人口32926人,2018年脫貧“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由30.8%降至0.53%。

  了解到黃花產業給當地帶來的巨大變化和豐厚收益,習近平總書記給予充分肯定,他高興地說:“小黃花,大產業,農民能致富。”

  牢記總書記囑托,在持續增收致富上下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指出,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希望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如陣陣暖流,溫潤著云州區每個人的心田。

  近年來,在做大規模的同時,云州區著力延長黃花產業鏈,先后培育了15家龍頭企業,開發了冰鮮、食品、文化、美容等9大類120多種黃花產品,如黃花飲料、黃花醬、黃花酒、黃花面膜、護手霜等,深受市場歡迎。

  特別是針對黃花景觀期長達40天,云州區大力發展黃花景觀農業,打造了黃花觀光點,舉辦了黃花消夏群眾文化活動,與京東農場合作建設大同黃花菜小鎮,與火山群、昊天寺融合發展鄉村旅游業。投資3000萬元打造的黃花田園綜合體、6萬畝桑干河濕地,加上配套的油菜花景觀農業,形成了良好的生態效應,不僅帶動了群眾增收,還帶動了全區的產業轉型。

  現在,云州區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士前來,去年接待游客19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9億元。今年還先后引進總投資達15億元的4個康養項目。

  云州區扶貧辦主任張軍說,黨的好政策從多個方面改變了云州。黃花產業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集體經濟通過合作社發展得到了壯大,鄉村干部隊伍得到了鍛煉,農村黨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不斷增強。管理、加工、銷售環節都有錢賺,鄉村能夠留得住人了。吉家莊村有12名年輕人回到村里,種植黃花3000畝,使該村在短短幾年時間里變成了明星村,呈現出產業好、群眾富、村莊美的前景。這樣的村還有20多個。

  云州區委書記王鳳瑞告訴記者,云州區盡管在黃花產業上取得階段性的成效,但對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對照做大做強黃花產業的目標,對照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很大距離。今后的工作中,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擼起袖子加油干,撲下身子抓落實,在脫貧路上再加勁,在黃花產業上再發力,真正走出“小黃花、大產業”的富民路,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山西日報記者賀鍇


  總書記的關懷,讓坊城新村的群眾激情滿懷——

  用奮斗點亮搬遷百姓更加美好的明天

美麗宜居的坊城新村。王中勛 攝

住進新房、歡喜之情溢于言表的白高山一家。王中勛 攝

  綠蔭環抱的坊城新村寧靜整潔,墻上“搬遷全憑政策好、脫貧永遠感黨恩”的標語火紅熱烈,每個角落都溫馨祥和,給人無限憧憬。3年多了,坊城新村的群眾有太多的感激,想和黨中央說;有太多的心里話,要告訴習近平總書記。

  5月11日下午,敬愛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坊城新村,來到大家面前。他穿過村中心廣場,走進村技能培訓服務站了解產業脫貧情況;他走進農家,坐在炕沿兒上與村民們親切地拉家常;他把關懷和勉勵帶給大家,激勵著坊城新村的群眾在脫貧路上再努力,用奮斗點亮移民新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告別老窯洞,住進新家園

  記者回訪坊城新村時,今年66歲的村民白高山和老伴焦鳳蘭臉上還掛著激動的笑容。夫妻倆逢人便說:“捏了一輩子鋤把子,沒想到能見上總書記。他還到了我家里,今天真是個高興日子。”

  白高山說:“總書記在村里停了40來分鐘,在我家就有一半時間。總書記坐在炕沿兒上和我們一家拉家常,我們感到非常親切。”

  白高山告訴記者:“我們最想和總書記說的,和總書記說得最多的就是房子。我老伴告訴總書記,以前一直住的是幾十年前建的土窯洞,修修補補,很破舊,也不結實,一到大雨天,房頂上的螞蟻洞就滲下水來,嚇得一晚上不敢睡覺。我們還把土窯洞的照片遞給總書記。總書記還看了灶臺、壁掛爐、衛生間,邊看邊問,問得很仔細。聽了我們的回答,他很高興。”

  總書記關心的房子問題,曾是村民們最大的心病

  村黨支部書記劉世貴告訴記者,坊城新村的村民,以前大多數都居住在上世紀50年代建造的土窯洞中,生活條件很艱苦,安全隱患非常大。改善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曾是村民們最大的心愿。

  黨中央發出脫貧攻堅號令后,在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大力關心支持下,由大坊城與西咀兩村合并成200戶440人的坊城新村,決定易地集中搬遷。新村于2015年開始規劃設計,2016年9月開工,歷經一年多的緊張施工,到2017年年底建成。

  如今的坊城新村,一排排房屋整潔宜居,衛生室、圖書室、黨建室、文化活動室、技能培訓服務站一應俱全,到處是松樹、棗樹、海棠樹、山楂樹,成了環境優美、人人羨慕的好村莊。

  白高山的兒子名叫白利軍,原來也住在土窯洞里,眼看30歲了娶不上媳婦。搬進新村后,他很快就娶了媳婦,孩子現在都一歲了。

  白利軍說:“總書記來我家時,看了我們掛在墻上的結婚照。我覺得,沒有新房子就沒有現在的好日子,我打心眼里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總書記。”

  新村新富路,人人有技能

  在坊城新村,不論是墻上的“村有產業日子好,人有技能富路寬”的標語,還是懸掛在村技能培訓服務站門上的“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的大牌子,都在說明,提升工作技能,依靠勞動創富,已經成為坊城新村干部群眾的共識,成為村“兩委”今后工作的重心。

  在坊城新村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村技能培訓服務站,了解新村易地扶貧搬遷情況,察看黃花產業和相關產品展示,對廣大基層干部為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所做的艱苦努力表示肯定。他指出,易地搬遷不僅是為了解決住得好的問題,更是為了群眾能致富。

  對移民新村群眾來說,能不能穩定脫貧,關鍵要看是否有一個穩定的增收渠道。坊城新村建起后,村里按照“一村一品一主體”的發展戰略,通過幫扶單位推動、合作社帶動、村“兩委”發動、農戶行動,狠抓產業項目扶貧,已經發展主導產業黃花種植540畝,由本村世誠專業種植合作社集中經營管理,兩個村的搬遷戶都有固定的土地租金收益,還吸納21名貧困戶在合作社務工。同時,該村還退耕還林1200畝,種植經濟林660畝,種植小雜糧290畝。

  已在村里開展6年幫扶工作的第一書記陳巨文說,產業收入加上各種扶貧政策收益,坊城新村村民目前都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但這還不夠,只有通過技能培訓提升村民勞動本領,才能幫助村民實現高質量就業,讓坊城新村的路子越走越寬,群眾生活越來越好。

  陳巨文說,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進一步明確抓技能也是抓扶貧、抓增收的理念,在宣傳引導、技能培訓、保障服務方面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根據村民特長,組織大家提升駕駛、修理、裝修等多項技能,組織年輕婦女開展家政服務、粘花等技能培訓,并通過多種渠道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機制。去年以來,已幫助30多名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就近務工。

  在村里,記者還見到了劉衛東、張圣偉兩位外村的年輕人,他們在村里辦起了電商服務點,聯合當地有名的網紅“八哥八嫂”進行網上直播售貨,同時為村民提供電商技能培訓服務。吸引他們來到這里的,是坊城新村良好的人居環境和創業環境。

  如今,已經全部脫貧的坊城新村村民,期盼著涉農項目再多幾個、惠農政策幅度再大些、就業門路再多些,幫助大家用勞動和汗水實現脫貧致富,創造幸福生活。他們還盼望,習近平總書記過幾年能夠再來坊城新村走一走、看一看,看看移民新村的群眾如何用奮斗點亮更加美好的明天。

  山西日報記者賀鍇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张掖市| 石台县| 道真| 乌兰浩特市| 天长市| 东宁县| 涿鹿县| 广南县| 边坝县| 梓潼县| 大丰市| 历史| 沈丘县| 汉沽区| 延川县| 醴陵市| 彰化市| 北流市| 泰来县| 仁化县| 博客| 金门县| 荥经县| 北辰区| 额尔古纳市| 祁东县| 吉安县| 蓝山县| 孝感市| 东兰县| 卢氏县| 铁岭县| 博客| 龙门县| 苏州市| 苏尼特左旗| 博野县| 应用必备| 仙居县|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