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轉型綜改進行到底】
危中尋機
12噸手撕鋼逆勢“出海”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了全球經濟,鋼鐵行業也不例外。但是今年一季度,主打高端產品的太鋼精密帶鋼公司創造了一單12噸的有史以來最大采購訂單,并乘勢而上,出口大幅增長。
就在2個多月前,面對疫情給全球鋼鐵市場帶來的巨大沖擊,太鋼精密帶鋼公司庫存猛增 。
太鋼精密帶鋼公司銷售部部長 曲戰友:
2月份我們生產了1902噸,銷售了1311噸 ,(增量)庫存大數上升了600噸,是我們公司近10年來 壓力最大的一個月。
壓力就是動力,精密帶鋼公司撒開人員找市場、覓商機。3月初的一次“云端”商務洽談,他們碰到了一位同樣焦慮的海外客戶,他想定制一種高端建材用的“手撕鋼”。
太鋼精密帶鋼公司技術質量部副部長 廖席:
在超平、超薄、超硬的基礎上,對韌性、塑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手撕鋼在高端建筑行業的第一次應用。
而這張訂單的難度,還遠不止對手撕鋼特殊性能的要求,由于國外疫情迅速蔓延,這位客戶之前選擇的幾家歐美供應商都無法正常履行合同。一拖再拖,留給太鋼手撕鋼團隊的時間非常緊張。
出口代理商 廖志艷:
從下訂單到出貨,客戶給到我們的時間只有15天。
機會稍縱即逝,手撕鋼團隊果斷抓住機遇。立刻著手產品研發,他們必須從20根軋輥的4萬多種排列組合中找到最佳工藝,才能讓總面積超過75個足球場的手撕鋼卷保持穩定優質。
憑借著十多年自主研發積蓄的創新潛力,711次試驗激發的創新活力,僅僅用了3天時間,他們就攻克了這批產品的全部技術難題。
太鋼精密帶鋼公司技術質量部副部長 廖席:
除了生產常規的手撕鋼以外,我們也能滿足國內外用戶,差異化,定制化的產品(需求), 而能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全世界也不超過3家企業.
太鋼用創新實力,拿下了這張創紀錄的“越洋”大訂單。
太鋼精密帶鋼公司銷售部業務經理 范磊:
1噸1單,就是比較大的單了,12噸,我還是第一次接觸到手撕鋼有這么大的訂單。
4月2日,12噸手撕鋼的首批產品提前3天在天津港交付,“中國制造”的新速度、新高度讓客戶由衷點贊。
太鋼精密帶鋼公司銷售部業務經理 范磊:
Impossible is possible,thank TISCO,變不可能為可能,謝謝太鋼!這不是我們的最后一次合作。
出口代理商 廖志艷:
在這么短的時間,客戶非常滿意,有些指標甚至超過了他們的性能要求,這也是讓客戶愿意把訂單轉移到中國,我相信很主要的一個原因。
在“新特專高精尖”上厚積薄發,使太鋼精密帶鋼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特色新產品占到了全部產品的70%。這讓他們不僅危中尋機頂住了疫情沖擊,也化危為機在全球供應商中脫穎而出。一季度,精密帶鋼出口不但沒減少,還逆勢增長了68%。
太鋼精密帶鋼公司總經理 王天翔:
12噸手撕鋼訂單的完成,是我們十多年來,堅持科技創新,科技技術進步所收獲的成果,更加堅定了我們以創新引領,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信心,讓更多的不可能變為可能。
編后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分析,全面權衡,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發展越是面臨困難挑戰,越要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法,堅定必勝信心,掌握發展主動權,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太鋼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在應對各種復雜困難局面中捕捉機遇、創造機遇,勇于攻堅克難、積極主動作為,就一定能夠贏得發展的主動,光明的未來。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