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我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壯大優質醫療資源,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我省全面實施“136”興醫工程,著力破解醫療衛生領域突出短板,引領、輻射帶動全省醫療服務水平整體提升。隨著工程不斷推進,輻射帶動效應日益凸顯,一批醫學重點學科、重點平臺、重點團隊脫穎而出,極大滿足了全省群眾獲得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需求。
高精尖技術亮相 醫療水平整體提升
今年6月,山醫大二院骨科連續為多例頸椎及胸椎疾病患者成功實施內鏡下微創手術。42歲的柳先生左上肢放射痛、麻木1個月有余,檢查診斷為神經根型頸椎病。醫療團隊采用先進頸椎內鏡“key-hole”技術為其成功摘除突出椎間盤,術后患者疼痛癥狀消失?!笆中g無論從定位精準還是解剖認知等方面,對術者要求都很高,目前僅在國內外少數高水平醫院開展。”該院骨科脊柱微創帶頭人王永峰介紹。
大力推進醫學重點學科建設,努力補齊學科發展短板,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136”興醫工程遴選出代表我省最高水平的10個領軍臨床??茖艘涣鹘ㄔO,包括山西白求恩醫院普通外科,省人民醫院腎內科,山醫大一院神經內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精神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山醫大二院風濕免疫科、骨科、心血管內科,省眼科醫院眼科等臨床專科。
隨著工程實施,大量高精尖醫療技術密集應用于臨床,有效提升了各領軍臨床專科診療水平,降低了相關病種外轉率,帶動各項目建設醫院其他??萍拔沂≌w醫療服務能力的創新發展,我省患者不用出省就可以接受高精尖技術診療。
山西白求恩醫院引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胃腸外科龔建平教授,指導開展我省首例基于“膜解剖”和“亞微外科”理論下的腹腔鏡胃癌根治;引進同濟醫院肝膽外科陳孝平院士,指導開展其獨創的“陳氏胰腸吻合術”并逐步在全省推廣。山醫大一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lungpro導航系統和超聲氣管鏡,聯合多學科完成我省首例超聲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患者不再承受開胸手術風險,即可明確病灶性質;精神衛生科開展國內首創、全球領先的基于阿凡達虛擬化身系統治療幻聽精神障礙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技術,突破精神科幻聽的難治瓶頸。山醫大二院骨科采用國際先進的3D顯微鏡輔助下脊髓神經減壓術,為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途徑。省眼科醫院引進開展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飛秒激光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三焦點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可一體化解決白內障、老視和近視3種眼科疾病。為打通政策壁壘,省衛健委聯合省醫保局在全國率先將298個日間手術病種納入醫保支付,各領軍臨床??仆廪D病人均降幅達到33.37%。
10個領軍臨床專科向著省級重點實驗室全覆蓋邁出堅實步伐。山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3個領軍臨床??埔呀ǔ墒〖壷攸c實驗室,不到兩年時間,省人民醫院腎臟病實驗室、山醫大一院精神障礙人工智能輔助診療實驗室也成功躋身省級重點實驗室,剩余5個領軍臨床??茖嶒炇揖验_展創建申報工作。
山西省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作為我省規模最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新生兒疾病救治中心,可成功診斷PWS、脊髓型肌萎縮、色素失禁癥、白血病、肺囊腺瘤樣畸形、尿崩癥、Gilbert綜合征等疑難罕見疾病。山西省腫瘤醫院與中科院腫瘤醫院合作共建山西省癌癥中心,實現了與國家癌癥中心的互聯互通,提升全省腫瘤防治水平,推動腫瘤規范化治療。
科技成果實現量質雙升。各領軍臨床專科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6項、資助經費648.5萬元。共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39項、發表專著53部、發表國家級及以上等級論文683篇、獲得專利70項。全省9所醫院和24個??栖Q身全國科技量值排名百強,除“136”興醫工程覆蓋的5家醫院外,省兒童醫院、省腫瘤醫院、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等也登上了百強榜單。
平臺建設突破提升 打造全方位健康服務
201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與同濟醫院合作共建山西白求恩醫院,列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第一批試點,充分利用“136”興醫工程與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這兩個平臺,相互聯動、相互依托、相互促進,開展更全面、更到位的互動交流。
山西白求恩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是區域醫療中心共建的重點發展科室,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劉先勝擔任該科室主任后,帶領科室人員迎難而上,大膽開展有創活檢輔助診斷,1個月內為數例雙肺陰影伴有呼吸衰竭的疑難危重癥患者成功診治,科室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水平達到新高度。
山西省人民醫院新建全科醫師培養基地與臨床科研大樓投入使用,建成我省首個達到國際水平的實驗動物中心,實現集飼養、生產、實驗一體化的實驗動物體系,可為省內外科研單位提供實驗動物平臺和技術保障,成為專業化的科研服務平臺。高級、初級卒中中心覆蓋全省所有地市和90%的縣域,山西省卒中急救地圖升級版正式合攏,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地市全覆蓋”的省份。
各領軍臨床專科床位數凈增加564張,病區增至59個,山醫大二院1100張床位的骨科??漆t院正在規劃建設。確定首批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6家,省級臨床醫學研究培育中心15家。領軍臨床??茷辇堫^建設遠程醫療平臺,對下可連接88所縣級醫院,對上可聯通北京、上海20所三級甲等醫院。建成覆蓋全省所有三級醫院、縣域醫療集團和部分民營醫院的“健康山西”預約診療平臺,注冊用戶達到430萬人,服務覆蓋人群超過1500萬人。
省衛健委透露,下一步我省將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快搭建起對外合作平臺,緊扣各領軍臨床專科的發展規劃和工程目標,廣泛搭建和國內一流醫院、一流??茍F隊的交流合作平臺。同時持續加強科研創新,推動基礎研究實驗平臺建設,以“四個一批”科技興醫創新計劃實施為依托,加快重點醫學實驗室建設進度,實現科技平臺及資源共享,加強重點醫學實驗室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進研究成果轉化和應用。加強臨床研究中心建設,由省內診療技術、科研水平領先的三甲醫院牽頭,以先進技術應用為導向,建設開展聯合攻關的臨床研究科研實驗平臺。
聚焦人才隊伍建設 搶占創新發展制高點
2019年3月,山西省人民醫院腎內科研發團隊開展基于大數據的腎臟病理人工智能診斷系統研發,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影像學、病理學和皮膚癌的圖像分析,極大地提高了腎臟病理診斷同質化水平。如今,省人民醫院正在逐步形成腎小球疾病、血液凈化、腎臟病分子診斷與治療3個研究方向的卓越醫學團隊。
山西省眼科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主任醫師馮雪亮及其團隊積極引進先進技術,用后鞏膜加固術為近視患者撐起“視力的保護傘”。近日,治療團隊為一名高度近視視網膜劈裂及黃斑裂孔患者成功實施了后鞏膜加固術,預后效果良好。目前,后鞏膜加固術在省眼科醫院逐漸進入常態化,用于治療高度近視眼底病變及控制青少年兒童眼軸增長過快。
“136”興醫工程各項目建設醫院以人才建設為抓手,緊緊圍繞卓越醫學團隊創新發展,整合新建59個亞專科,10個領軍臨床??疲蛟?4個卓越醫學團隊。先后與8名院士及其團隊簽約合作,依托院士專家團隊,精準培養學科青年骨干81人;柔性引進國內外一流專家114人,其中長江學者5人、杰出青年4人、外籍專家21人。采用全職引進和柔性引進相結合的人才引進方式,2020年度計劃全職引進145名博士研究生和高層次人才,并制定了25至150萬不等的人才引進待遇政策。山西白求恩醫院出臺《山西白求恩醫院高級人才引進方案》,在去年人才引進的基礎上,今年采用網絡面試的方式開展了2場人才招聘會,目前共達成意向的有47名博士研究生和11名高級職稱人員。
下一步我省將繼續落實人才建設各項激勵政策,進一步推進人才引進、評價和使用工作,啟動“百名博士”引進計劃,采用柔性引進和全職引進等方式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加大政策和經費支持,設立留學基金、博士基金等專項支持經費,留住優秀高端人才。完善高層次醫學人才使用機制,在職稱評聘中進行傾斜;進一步發揮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臺在醫學科技創新、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本報記者周慧芳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