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了一個月的高考即將來臨。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的首次全國大考,對于這次疫情下的特殊高考,全社會高度關注,考生和家長更為關心關切。目前,我省學校已行動起來,為幫助考生更好地應對此次特殊高考,為圓滿實現今年“健康高考、公平高考、平穩高考、溫馨高考、誠信高考”新目標全力以赴。
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確保實現安全高考目標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在確保這個原則的基礎上,我們考慮考生進入考點要過4道關,其中,首先是健康關,即考生進入考點時要出示健康碼行程碼、要測體溫,堅決把疫情擋在校門、考點之外。”6月28日,省實驗中學校長孫秀梅告訴記者。作為全省高考考點之一,省實驗中學早就開始著手高考相關事宜準備工作。
省實驗中學高考考點設于該校解放路校區。“解放路封閉修路,考生進入考點路線有變化:需從西緝虎營路通過一段幾十米的家屬區道路后進入校園。”孫秀梅介紹說,目前學校已對所有考場的視頻監測儀做了檢查檢測,并提前備好備足了口罩、手套、防護服、手消液等各類防疫物資。同時,還考慮采取多項貼心、溫暖的舉措:讓考生全部通過家屬區通道后,先進入開闊的大操場,再接受進入考點的各項檢測,如遇下雨,會啟用羽毛球館供考生避雨休息;專門安排德育老師和心理老師,給需二次檢測體溫或者出現異常情況的考生現場進行心理輔導;考點會有鮮花、噴泉、標語及輕音樂,努力給考生創造一個干凈整潔、和諧輕松的考試氛圍。
“今年高考有許多工作要前置,比如,要測體溫、檢查健康碼行程碼,近期有感冒發燒的考生可能還需提供核酸檢測結果;高風險區、境外回來的考生可能還要進隔離考場等,我們很快會發出一份高考溫馨提示,提前詳細告知考生進考場需提供、出示的各種相關材料。”孫秀梅說。
“從6月23日開始,學校每位高三考生每日填寫體溫監測表,并禁止離開本市。學校還加強了晨午晚三檢體溫,有專人負責統計,做到底子清、情況明。”6月28日,太原五十三中校長張衛民告訴記者,為應對疫情下的特殊高考,學校也已開始各項認真、細致、嚴格的高考準備工作。
6月19日晚,省招考中心專門發出告知書,給考生仔細說明了高考準備、高考期間的疫情防護等事項。比如,在考前14天內進行自我體溫監測;進入考點前須佩戴口罩,配合測溫,進入考場后自主決定是否繼續佩戴;高考期間全程做到食宿地與考點之間“兩點一線”,采取嚴格的防護措施;建議考生獨立赴考等。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再接再厲,慎終如始,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高考的疫情防控工作。”在6月18日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省教育廳廳長吳俊清表示。
既關注考試又關注心理,幫助考生以良好心態參加高考
“考前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各學校加強對考生的心理疏導,減少焦慮情緒,讓考生以良好的心態參加考試。”在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吳俊清強調。
孫秀梅說:“高考延期一個月,考生們有了更多的復習時間,但受疫情、天氣等因素影響,考生們也容易產生心理焦躁情緒。”為幫助考生積極應對高考、做好高考復習準備,省實驗中學有的放矢采取了多項舉措。
該校采取個別談話、班會、同學間的溝通交流等方式,幫助考生積極調適好高考前的心理狀態。特別是為了保證考生以良好心態應對高考,該校進行了一次完全仿真的模擬高考、兩次高考“保溫”測試。“雖在時間、要求等方面完全模擬高考,但并不關注排名與成績,引導考生把高考當作平時考試一樣,以平常心認真應對即可。”孫秀梅介紹說。
張衛民也表示,學校高度關注疫情下、高考前學生的心理狀態。“為突破高考最后一個月的瓶頸期,除了必要的團輔外,學校開展了教師與學生的談心談話活動,班主任、任課教師與每位高三學子進行面談,通過老師的關心和督促,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消除學生的備考壓力,培養樂觀自信的心理品質。”
同時,太原五十三中還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通過釘釘平臺召開家長會,實行網上家訪,將備考前的注意事項通知到家長,借助家長的力量幫助學生調整情緒、積極理性備考。該校還借力專家,邀請專家入校以班級聯播方式進行專題輔導,強化備戰思維和考試技巧的訓練。
6月28日上午,省實驗中學舉行了高三學生畢業典禮。往年要持續3個半小時的畢業典禮,今年縮短到了1小時10分鐘,沒了家長的陪伴,少了從校長手中接過畢業證的環節,但隆重、簡短的畢業典禮也贏得了師生們贊嘆,比如增加了一個環節:學生給后勤、行政等工作人員獻花并鞠躬致謝,感謝他們3年的默默付出,以及在疫情防控期間細致、溫暖的守護。
“今年我們共同的抗疫經歷,同學們應當對‘責任’二字理解得更加深刻。在抗擊疫情中,我們看到鐘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等專家的作用,更看到了1.2萬名90后甚至00后勇敢逆行成為抗疫勇士,他們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孫秀梅在致辭中表示,“正是不平凡的時期才能造就不平凡的人。在逆境中成長的你們更能迎難而上,更能戰勝重重困難,成為跨越艱難險阻的勇士!”
應對疫情下特殊高考,專業老師給考生和家長提出建議
“這次疫情對所有人來說都很特殊,尤其是對要參加人生大考的高三學子們來說,疫情的‘重大性’、與每個人健康的‘相關性’,以及一定程度的‘未知性’都會帶給他們情緒的波動。”太原師院附中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李婷婷分析說。她與該中心鹿心慰、趙鶴嵐、張璇等年輕教師一起,為考生們在備考最后關頭,如何有效調整心理提出具體建議。
對考生反映“沒有信心”的問題,幾位老師表示:“想要徹底獲得自信,最關鍵的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行動。以下為考生提供一種提升行動力的方法:開始復習前,規劃出每一步小而可行的步驟,比如關閉手機、關好房門,設置一個30分鐘的鬧鈴。復習有關力學的知識——在鬧鈴響起時休息5分鐘——繼續進行半小時復習,做一份力學試卷。這些小步驟一個一個完成,你就能獲得一次又一次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自信心也會隨之而來。”
有些考生平時成績很好,一到考試就如臨大敵發揮不佳甚至失常。如何調整好考試狀態?幾位老師表示,經過對歷屆考生的調查,考生最佳考試狀態其實是有共同特征的,包括神情自信、適度興奮、專注從容、泰然處之。知道了自己的最佳目標狀態,就可以利用大腦的認知特點進行考前意象訓練,即讓自己在冥想狀態下,想象自己以最佳的狀態經歷考試。經考前反復多次練習,這可以明顯降低考生對考試環境等未知因素的恐懼和焦慮,讓考試成為“熟悉的老朋友”,幫助考生在真正的考場上及時將狀態調整到最佳。
高考牽動著每一位考生家長的心,家長如何做好陪伴引導?幾位老師建議:首先,愛的陪伴很重要——在備考期間多關注孩子本身而不是學習成績,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營造一個溫暖、充滿愛的家庭環境,可以幫助考生緩解壓力、減少焦慮的情緒。其次,在備考過程中,家長應盡量做到:陪伴在前,引導在后。明確自己首先是家長,其次是教育者。給孩子提建議時盡量不用命令口吻,可以換個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建議,如“老師說了這幾天要降溫,讓你們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所以你明天是否要加一件衣服呢?”
“家長要從放松自己開始。負面情緒具有傳染性,家長過于焦慮會給孩子造成很大壓力。”李婷婷表示,家長要相信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和認真的態度去面對高考。
記者李林霞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