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隨著懷仁市撤銷部分行政村決定的最終落地,位于云中鎮的移民新村羊圈溝村將整體劃入相鄰的西小寨村。這對于正在創建“三零”單位的西小寨村黨支部書記馬煥武來說,意味著工作重心要適時作出相應調整。
“羊圈溝村屬于采煤沉陷區異地搬遷村,村里人常年從事煤炭運輸生意,有時矛盾糾紛會復雜一些。我們準備針對該村的實際情況,展開走訪,力爭每家都走到,每戶的狀況都能掌握。”7月8日,馬煥武對記者說道。
西小寨村地處城鄉接合部,全村不到1000人,耕地面積1100畝,是懷仁市典型的城郊村。該村先后榮獲省級衛生村、生態村及市級平安示范村、文明村等榮譽,是遠近聞名的模范村。
“發展就會伴隨著矛盾,有矛盾不要害怕,剛剛露頭干部就要立馬出頭。能先期處置的,我們要不等不靠,盡可能處置到位。已經發生的,要理清頭緒,弄清孰輕孰重,給當事人吃定心丸。”盡管發展已成為西小寨村的主旋律,但馬煥武依然恪守一邊抓發展,一邊促和諧的工作思路。
前段時間,隨著夏季用水量激增,懷仁市出現部分地區用水緊張的狀況。經充分論證,西小寨村被確定為保障城市供水的后備基地。
“我們村共有八眼泉井,地下水源比較充沛,市里選擇我們,大伙兒覺得使命光榮。”馬煥武首先想到的是為政府分憂。
但他顯然有更長遠的打算。“市里用村里的水,按照規定減免了村里澆地用電的費用,光這一項就為村里節約20多萬元。更讓人欣慰的是,原來澆地誰出錢多誰排前的慣例容易滋生矛盾,如今大伙兒享受減免一視同仁,矛盾徹底消失。”
在實際工作中,西小寨村把“三零”創建工作細化責任到人,村子為此劃成4個網格,并動員村里熱心公益的老人當網格員。在全村形成了“三零”創建人人參與、平安環境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村民馬棟感慨地告訴記者:“多少年了,我們村別說上訪了,就是隔壁鄰里有矛盾的也很少。”近年來,西小寨村無一人上訪,也未發生過一起刑事案件,未出現過一起安全事故。
馬煥武認為,“三零”創建之于基層農村,尤其需要產業上的振興,這樣才能讓創建變成是一次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再提升。這不,由西小寨村引進的食品烘焙企業、機械制造企業將就業之門面向村民打開。
“只要增收致富的渠道多了,大家的心思專一了,以前的好多陋習也就慢慢消失了,‘三零’單位創建的群眾基礎只會越來越牢。”馬煥武眼里,“三零”不是目標,而是激發基層活力的引擎。
本報記者任永亮 本報通訊員楊銳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