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窮山溝蹚出脫貧路
洞頭村變身桃花源
晉城市洞頭村曾經是個地下無資源、地上無企業、集體無收入的三無村。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依托美麗的自然風光,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晉城市洞頭村村民 侯萬霞:
來,您的地皮菜炒土雞蛋。
這幾天一到周末,洞頭村侯萬霞的農家樂就熱鬧了起來,丈夫炒菜,媳婦端盤,夫唱婦隨,配合默契,為陸續來村里游玩的客人準備飯菜。
游客:
挺好的,我們來了好幾回了。
晉城市洞頭村村民 侯萬霞:
一天好的話也要拿到兩三千塊錢左右。
以前侯萬霞兩口子可是寧愿在外打工也不愿回村,洞頭村雖然風景秀麗,有著“晉城桃花源”的美稱,距離市區也只有6公里,但就因為沒有修通公路,成了地下無資源、地上無企業、集體無收入的窮村。沒幾年,洞頭村的人就走了一半。
晉城市洞頭村黨支部書記 王新立:
過去我們洞頭村就非常漂亮,你看四面環山,一面臨河,可是就是交通不便利,出不去。如何讓綠水青山變成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銀山?去年,在晉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洞頭村打通了2公里多的出村路,村兩委班子多方籌措資金,改造基礎設施,鼓勵村民開辦農家樂,這下子洞頭村的人氣暴漲。
晉城市洞頭村村民:
今年的生意越發好,路也通了,建設得也好,每天早早就得起來,生意特別好,比原來就翻倍了。
聚了人氣和財氣的洞頭村不僅吸引回了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鄉創業,一些大企業也慕名前來投資,這不浩翔集團投資的洞頭村生態旅游景區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短短幾個月時間,兒童游樂場、山間小木屋、特色民宿等就紛紛在洞頭村落地開花。
大洞頭宸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 任瑛:
利用生態資源、綠色的資源,想把這里整體提升一個檔次。
旅游提檔升級了,洞頭人的思想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村民趙彩霞為了讓自己的農家樂更符合市場的需要,專門貸款將原來的老房子拆掉重建。
晉城市洞頭村村民 趙彩霞:
上面住宿有收入,下面餐廳也有收入,雙向收入,一個月能掙差不多兩萬塊錢。現在洞頭村每天平均接待游客達到了600多人次,農家樂收入漲幅達到了20%,人均純收入由過去的3000多元增長到了15000多元。
記者手記:
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道水,打通了道路經脈就釋放出青山綠水的魅力和效益。洞頭村將生態優勢轉化為了發展優勢,做活做火了生態旅游產業,既守住了綠水青山,又收獲了“金山銀山”,群眾脫了貧致了富,小康路也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