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的新元年,加快發展“5G+工業互聯網”,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發展所需。11月1日,2020中國(太原)人工智能大會“5G+工業互聯網”論壇在太原舉行,來自華為、海爾以及各基礎通信運營商知名專家問道太原共聚一堂,共同探討“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思路舉措,分享5G關鍵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實踐,研討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如何融合發展,助力太原工業企業,進而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賦能。
“來到山西,總覺得這塊土地很神奇,我非常喜歡山西作家劉慈欣的《三體》,讀了五六遍。”首位作分享的是華為數字政府政企云首席架構師楊啟輝,他的報告《AI與5G引領工業互聯網尋找“新大陸”》在對山西的“魔幻”印象中開啟。他認為,人工智能與5G互聯可以在太原乃至山西發揮巨大的作用。
“我們的傳統工業是巨大的財富,以鋼鐵為例,如今鋼鐵質量檢測已經可以通過AI來進行,5G在地下挖煤場景也有很好的應用,這些結合,會形成一個強大的、新的工業智能,形成一個新的工業升級,從第三方視角來看,以煤炭為例,會改變傳統的煤炭生產方式,不論是從實際意義還是更長遠的考慮,都是值得去做的。”楊啟輝說。
中國聯通云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則現場分享了與“浙江余姚小家電行業” “某化工行業”等正在交付的成功案例,用鮮活的實踐經驗反映了工業互聯網是如何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聯系在一起。在提到工業互聯在太原的應用,主講人周粵透露,“我們正在打造建設一個太原市工業互聯網平臺,搭建1個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子平臺,拓展N個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X個企業應用場景。”
論壇上,來自海爾、中國移動、中國鐵塔等企業的專家,結合自身實際案例,分享了工業互聯帶來的行業轉型升級,“5G+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主戰場,也是互聯網延伸、創新和發展的新戰場,這將為實體經濟、傳統產業轉型創新提供強大助力。
“今年以來,太原市大力推進5G網絡建設。截至目前,累計開通5G基站4272座, 5G網絡建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到2021年,預計全市5G基站數量將達到6000座,實現中心城區5G信號全覆蓋。”論壇上,太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崔俊林也帶來了喜人的數據,他提到,在太原,5G從安全監控、生產巡檢逐步向工業企業產品協同制造、設計等內部環節延伸,“以太原重工為例,他們利用5G技術,建設了挖掘機遠程操作研究平臺,實現挖掘機遠程操控。”崔俊林說,太原市委市政府配套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并給予資金支持,以推動太原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整場論壇多次響起掌聲,最后在集體“掃一掃”中進入尾聲。原來,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遠程實時體驗西山旅游公路以及網紅橋美景,這正是太原創新應用5G技術,建設“5G+VR”360度全景實時直播帶來的美妙體驗。
跨晉共生、拓晉共享、奮晉合作,論壇雖然結束了,但共迎風險挑戰,共抓發展機遇,共建產業生態,共創合作模式,共推高質量發展的“5G+工業互聯網”之旅才剛剛啟程。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