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一大早,把8歲的女兒送到學校后,李建瑞來到離家約1.5公里的藏山翠谷景區建設工地。打開手機一看,7時40分,還不到上班時間。
30歲的李建瑞是盂縣萇池鎮小獨頭村村民,同時也是盂縣鑫森農業生態開發有限公司藏山翠谷景區建設工地的一名鏟車司機。深秋的清晨天高云淡,空氣清新,放眼望去,背靠大山的翠谷景區及小獨頭村層林盡染。如畫美景中,李建瑞一邊檢查鏟車車況為上班做準備,一邊與記者聊起了村里和自己家近年來的變化。
上有花甲之年的父母,下有一雙兒女,李建瑞全家大小6口人。家里有耕地7畝多,主要種玉米和谷子。谷子自己家里人吃,玉米賣了買大米白面。妻子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家里的其他一應開支,全靠李建瑞在外面打零工的收入。
“前幾年一直在外面,最遠去過北京,近處就在盂縣周邊,什么活都干?!崩罱ㄈ鹫f,在外面打工時,工資看起來也還湊合,但吃住開支下來,手里剩不下幾個錢?!岸?,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大家子全丟給老婆一個人,還有地里的活,時間長了也不行?!?/p>
小獨頭村位于萇池鎮西北處山谷內,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四季松柏翠綠,三季野花飄香,環境優美。村子距離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藏山2.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從2011年開始,盂縣鑫森農業生態開發有限公司在小獨頭村投資建設藏山翠谷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規劃開發面積500公頃,建設內容包括鄉村休閑度假中心、鄉村景觀軸、生態農業示范區、藏山文化體驗區、山林生態景觀區、荒坡綠化改造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青少年農業科普基地、游客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目前該公司已累計投資7000余萬元,完成4.5公里鄉村景觀軸、龍鳳古柏祈福臺、九天飛瀑、藏山湖、陽光窯洞、游客中心、文化墻、景區大門、藏孤洞棧道、停車場等工程及配套設施建設;田園綜合體項目已建成百果園面積520畝,休閑農業生態園區面積120畝,試驗示范田面積60畝;建成職業培訓學校一所,能滿足120人的學習、食宿,基本形成集試驗、示范、推廣、培訓、觀摩、帶動為一體的農業科技推廣平臺。
“藏山翠谷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和山西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陽泉市四星級休閑農業示范點,2018年和2019年連續舉辦兩屆采摘節,接待游客50萬人次,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20年8月25日的藏山翠谷第三屆采摘節開幕式上,景區總經理劉飛介紹,項目采取“農業+旅游”的發展模式,創造就業崗位,安置農村富余勞動力,拉動當地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旅融合發展,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區域強縣作出貢獻。
正是看到家鄉的發展和變化,在外打工的李建瑞高高興興回了家,如今已在翠谷景區工作四五年,每天準時上班,到點下班回家,年收入3萬余元。“最主要的是,家里到上班的地方很近,步行只用十幾分鐘。”李建瑞說,離家近很方便,夏天早起兩三個小時就能幫父母做點農活,晚上妻子整理家務,他抱著1歲的兒子陪女兒寫作業,小日子過得愜意極了。
村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藏山翠谷景區建成后,小獨頭村中的民宿、農家飯店也應運而生,鄉村游、生態游真正活了起來。在萇池鎮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實施村內整體提升工程、庭院硬化改造工程,修建和硬化入村通道、安裝LED路燈、設立文化娛樂場所,村居環境不斷改善。如今走進小獨頭村,只見嶄新的柏油路面干干凈凈,道路兩旁連綿的向陽花、格?;ㄍΠ紊鷦?,文化墻長廊上的標語,內容既貼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相適應,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依托藏山翠谷景區現代觀光農業產業園基礎設施和藏山風景區,在萇池鎮黨委的牽頭引領下,小獨頭村聚焦民生發展,匯集各方力量,打造特色產業,力爭拿出拳頭產品,走規模化、集約化路子,在村內連片種植320畝玉露香梨果樹和50畝山楂樹,建設采摘、休閑、觀光一體化旅游產業項目,進一步帶動村集體產業提檔升級。如今這些樹苗生機勃勃,長勢喜人,用來灌溉果樹的圓形蓄水池綠水盈盈。
45歲的村民王玉強也在翠谷景區務工,這幾天的工作是清理護坡?!凹依?口人,3畝多地,以前種玉米谷子,賣玉米的錢還不夠一家人買大米白面吃。兒子還在上學,花費不小。”王玉強說,現在他家的一部分地流轉給村里種植果樹,有流轉收入,他在景區務工,每年也有兩萬余元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強,大家的勁頭更足了!”
本報記者高樺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