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風華 永垂不朽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百歲華誕,山西廣播電視臺重磅推出40集系列電視片《紅色風華——講給青少年的山西故事》。
●從10月1日起,登陸山西衛視和黃河電視臺 ,山西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同步推送。回顧百年歷程,通過“紅色風華”系列,帶青少年重溫這一段段鮮活的歷史,講述新時代的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精神。
第十三集 《特殊的戰地觀摩》
●香爐峧村,位于山西省黎城縣東陽關鎮,緊鄰邯長公路,沿公路往前六里,就是河北的響堂鋪村。當年,八路軍在這里曾經上演過一場伏擊戰,并被幾十位國共高級將領遠距離觀摩,這場戰斗被命名為響堂鋪伏擊戰。
●1938年4月初,日軍準備經河北邯鄲進入山西,圍攻晉東南地區,摧毀抗日根據地。響堂鋪作為日軍交通補給線的必經之地,兩側為山地,中間是峽谷,八路軍第129師計劃就在這里布置一場伏擊戰。
●
第二戰區東路軍將領會議召開
●在幾十公里外的沁縣小東嶺村,正在召開第二戰區東路軍將領會議。參會的部分國民黨軍官對游擊戰的效果表示懷疑甚至是不屑。
●恰在此時129師上報響堂鋪伏擊戰計劃,朱德對計劃仔細推敲后,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帶參會的30多名國民黨軍將校到伏擊戰的前線觀摩。
●伏擊戰打的就是有準備之仗。這次伏擊的重點是日軍補給線上的汽車。八路軍事先總結出打汽車的三個要領:一打衛兵,二打司機,三打油箱。同時還發動百姓,提前組織好大車和騾馬,這些因素都成為響堂鋪伏擊戰干凈利落解決戰斗的制勝法寶。
●伏擊戰其實也是一波三折,1938年3月26日,冬春交接之際,山中積雪尚未消融,戰士們急行軍之后忍著寒冷埋伏了一夜。天亮后,部隊收到情報,在設伏部隊后方發現日軍,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這日軍會不會是來切斷八路軍后路的?要不要撤出埋伏地點?
●經過指揮員徐向前判斷,小股日軍應該是路過之敵,伏擊戰按原計劃進行。
●
響堂鋪伏擊戰勝利
●上午九點,日軍200多輛汽車終于進入響堂鋪。
●出其不意的戰斗打得日軍暈頭轉向。戰斗持續兩個多小時,擊毀日軍180輛汽車,殲滅日軍400余人。
●戰斗結束,提前準備好的大車和騾馬派上用場,迅速轉移物資,打掃戰場,等日軍派飛機對響堂鋪一帶瘋狂轟炸的時候,129師早已撤離戰場。
129師指戰員并不知道在遠處的山頭上有30多名國民黨軍的將領正手拿著望遠鏡觀摩了整場戰斗,這場戰斗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游擊戰的威力。
響堂鋪戰斗將伏擊戰的要素——情報保障,地形選擇,突擊指揮,撤退組織,都發揮得淋漓盡致,成為敵后游擊戰的典范。
本集編導:
張亞旻
新媒體制作:
眼鏡先生融媒工作室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