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科技大學的老教授回信,對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促進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我省高校廣大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勇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努力培養造就一批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培養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
太原科技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重型機械本科院校,也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基地。“我們一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和對高等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不負囑托,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明確學校定位,突出辦學特色,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肩負起歷史責任,充分發揮學校在重型機械裝備制造領域的獨特優勢,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培養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為鑄就科技強國、制造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太原科技大學副校長馬立峰表示。
“堅持特色,爭創一流,對于我們藝術學院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白旭光第一時間組織在校的教工黨員學習了回信。他說:“我們一定緊密結合學院、學科發展實際,總結辦學經驗、凝聚發展智慧,堅持特色、爭創一流,培養更多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家國情懷和崇高理想的高素質藝術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令人備受鼓舞和激勵,也為我們指明了前行方向。”中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趙公民說,“我們會強力布局、多方協同,把培養‘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與打造多維智庫團隊結合起來,積極參與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助力山西創新生態。我們將全力以赴,不斷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以及社會服務,為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山西省經濟轉型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和我省高質量轉型發展貢獻力量
“看了總書記的回信,內心特別激動且備受鼓舞。”4月22日,山西工程職業學院冶金與環境工程系主任郝赳赳告訴記者。郝赳赳2007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15年來一直奮戰在一線,全力培養鋼鐵冶金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我一定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繼續擔立德樹人職教使命,鑄強國一代鋼筋鐵骨!”郝赳赳表示。
“作為北京科技大學的一名博士畢業生,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作為太原理工大學的一名教授,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肩負的重任!”于盛旺激動地說。2012年博士畢業后,于盛旺來到太原理工大學任教,并組織10余位同事建立了超硬材料實驗室。“今后,我們將繼續努力拼搏、砥礪前行,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增光添彩,為我省轉型發展和產業升級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他說。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廣大師生特別是學校相關學科的師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作為科研教學一線的教師,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太原科技大學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楚志兵說,“我們要甘坐‘冷板凳’,敢接‘燙山芋’,敢啃‘硬骨頭’,為我國重型裝備行業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作出貢獻,同時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民族復興培養更多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該校教師高翔宇一直從事鋼鐵領域的學習和研究,他說:“我將秉承學校‘負重奮進、篤行求實’的優良作風,在工作中發揮不怕辛苦、敢為人先、盡己所能的奉獻精神,為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時刻準備著為黨、國家和人民奉獻青春力量
“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后,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生劉肖飛說,作為新時代青年學子,自己會珍惜大好機遇,努力充實自己,打牢專業知識基礎,時刻準備著為黨和國家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為祖國鋼鐵工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高素質人才寄予的厚望,也愈發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既生逢其時,又重任在肩。”太原科技大學學生孟慶偉說,“一批又一批的師長前輩把熱愛祖國作為立身之本,將深入一線作為成才之基,我堅信,最好的工作是黨和國家的需要,最大的成就是祖國和人民的認可,我選擇身向基層、心懷國家,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我深刻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使命。”中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郭世偉在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后,堅定地說,“我一定會聽黨話、跟黨走,勤奮學習鉆研,練就專業能力,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本領的高素質人才,成為能夠為國奉獻的鋼鐵脊梁上的一分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報記者李林霞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