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賬號被盜、遭遇電信詐騙、無法徹底關閉的彈窗廣告、隨意跳轉的釣魚鏈接……互聯網為用戶提供大量數據與信息服務的同時,也帶來不容小覷的網絡安全問題。
9月5日至11日,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山西活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校園日、電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6大主題日活動陸續開展,全民網絡安全知識競賽、線上課堂等豐富多樣的活動,推動了網絡安全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共同筑牢網絡安全防線,人民群眾才能在網絡空間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民參與
筑牢網絡安全防線
“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旨在引導廣大網民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山西省委網信辦主任董曉林在今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山西活動啟動儀式上介紹。
“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謹防電信網絡詐騙。”9月5日,太原市民崔斌收到了一條公益短信,他一邊翻閱手機一邊告訴記者,“曾有一個虛擬號碼打給我,自稱是派出所的警察,說我涉嫌犯罪,讓我把卡里的錢轉入‘安全賬戶’。”所幸崔斌看過防范電信詐騙相關知識,并沒有輕信上當。
今年5月,公安部公布五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這5種詐騙類型發案占比近80%。2022年以來,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反詐系統共攔截詐騙電話49.6萬次、詐騙號碼22.7萬個;省內基礎電信企業監測攔截疑似詐騙電話8912萬次,攔截黑灰產及涉詐短信5549萬條,累計配合公安機關打掉詐騙團伙45個,抓獲嫌疑人60余人,繳獲電話卡千余張。
“電信詐騙花樣翻新迷人眼,網絡安全意識要時刻‘在線’”。大數據分析師趙龍表示,網絡安全不僅涉及公民信息以及隱私安全,更涉及國家安全。“大到國家機密,小到個人財產,網絡風險雖看不見摸不著,卻無處不在。”他認為,網絡安全需各方協同努力、在核心技術上發力。
在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山西省舉辦了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演練活動,通過模擬四類重要時期可能出現的網絡安全事件,幫助參演單位熟悉面對突發安全事件時的工作流程、積累處置經驗,提升相關單位的協調聯動能力、技術管網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筑牢網絡安全的“防護網”“防火墻”。
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74.4%。身處互聯網時代的網民,需繃緊信息安全意識防線,一時一刻都不能松懈,主動學習網絡安全知識,注重保護自己的隱私和數據安全,自覺成為網絡衛士。
依法治網
提升網絡安全意識
“違法發布網絡產品安全漏洞信息受到行政處罰”“小店區一學校管理系統存在弱口令漏洞受到行政處罰”“網上發帖相約綁架勒索贖金案”……9月8日,太原網安部門發布了十大典型案例,以“身邊案”教育“身邊人”。
今年以來,太原市各級網安部門偵辦各類網絡違法犯罪案件479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21人,處置各類網絡謠言 27條,行政拘留7人,約談網上發布違規不當信息的網民6人。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日活動期間,我省多地公安機關以講座、發放宣傳材料、座談等形式,開展了內容豐富的網絡安全宣傳活動,充分運用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網絡安全公益廣告播放活動,累計播放37.2萬次。
9月5日至11日,山西省總工會則通過線上發布網絡安全防護技能組圖、動漫宣傳片,普及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講解個人信息保護方法,并開展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有獎知識競答,活動前3天全省職工累計刷題197萬余道。
9月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守護網絡安全的當務之急是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山西德昭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帥表示,作為一部“小切口”的專門立法,該部法律的重心體現在對電信網絡詐騙的事前防范與治理,將電信網絡詐騙所涉及的電信、金融機構、互聯網提供者等主體納入反詐事前防控的范圍,同時也完善了相關部門對電信詐騙在立案、訴訟等程序上的相應法律職責,為預防和懲治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
此外,“2022全國互聯網法律法規知識云大賽”9月1日開啟,“我每天都會花10分鐘時間登錄法治網微信公眾號參與互聯網法律法規知識云大賽,不僅能學習網絡相關法律知識,答完題還有機會抽取100元話費,一舉兩得。”山西遠峰有限責任公司的職工張棱悅笑呵呵地說。“網絡安全宣傳周的活動,可以全面提升互聯網從業人員和廣大網民的網上學法體驗。”網友@山峰留言。
人才集聚
共建清朗網絡空間
在線收看網絡安全公開課、參與網絡安全知識答題……9月6日,網絡安全宣傳周校園日活動中,我省中小學、高校師生通過多種形式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就讀于太原理工大學的大一學生王雁琦在看完“高校師生同上一堂網絡安全課”時感嘆,網絡安全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建設者和踐行者。
如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如何守護金融賬戶安全?……9月9日,網絡安全宣傳周金融日活動現場,視頻展播、知識講解、有獎答題、互動交流……現場2000多市民“漲了知識”,其中不乏“銀發一族”。
“作為網絡空間最活躍的群體,青少年網民更應帶頭傳遞主流價值、弘揚正氣新風,正確認識網絡、理性面對網絡、科學使用網絡,自覺抵制網絡違法行為。”9月10日是網絡安全宣傳周青少年日,“清朗網絡青年力量”山西省互聯網界青年代表座談會舉辦,18位互聯網界青年代表共話網絡安全,暢談青年責任與擔當。
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9月6日發布的《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白皮書》顯示,到2027年我國網絡安全人員缺口將達327萬。山西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副教授、山西省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秘書長劉全明介紹,我省十分重視高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網絡安全攻防技術”等專業課程的開設,大大開闊了網絡安全人才的就業前景。此外,我省還積極推動網絡安全培訓基地建設,在2021年認定晉中市網絡安全培訓基地的基礎上,近期認定陽泉職業技術學院、山西省郵電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為新一批山西省網絡安全培訓基地。
自2014年以來,山西連續9年舉辦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有力推動了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的提升。“網絡無邊,安全有界。面向未來,夯實網絡安全依然任重道遠。”劉全明感慨,只有不斷加強網絡法治建設,建立社會廣泛參與機制,培養網絡創新人才,才能全面構建起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共筑清朗網絡空間。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