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想休閑游玩,舒緩城市工作生活的壓力,到平順縣實會村一定不會錯。實會村是省級鄉村旅游振興示范村,這里依山傍水、生機盎然,風光優美、歷史悠久,古建游、體驗游蓬勃發展,著實能讓人感受一番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怡然自得。
實會村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保存了許多較為完整的歷史遺存,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國寶級文物古剎——大云院。實會村位于平順縣北龍耳山中,東西北三面環山,南臨濁漳河,僻靜幽深,自古有“九龍戲珠大云院”之美譽。近年來,前來實會村游玩和觀賞的客人絡繹不絕。“今天來到大云院,感到很開心。大云院建筑造型非常壯觀、漂亮大氣,希望有關部門、各界人士多多支持寺院的保護和利用。”遠道而來的北京游客孔女士激動地說。
大云院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到北宋建隆元年已有殿堂100多間。明代時,因山洪暴發,多數被毀,今尚存兩進院落,其中彌陀殿為全國現存五座五代建筑之一。大殿修筑在石臺基之上,殿頂巨大,舉折平緩,出檐深遠,唐風猶存。“彌陀殿東墻上留存的五代時期壁畫為國內孤例,有珍貴的歷史文物研究價值。”大云院文館所文館員桑來明向記者介紹道,“五代時期戰亂不斷、社會動蕩,像這樣脆弱的木建筑能幸存至今,實屬難得。我在這里就是要守護咱們國寶的安全完整,防火、防盜、防破壞,確保萬無一失。”
除了大云院,村內還有相傳系三國時馬超所筑、曾發掘出漢代陶罐箭簇的藏兵洞,部分元代遺構、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會龍王廟,清代遺構觀音祖師堂、觀音閣,清末民國建筑申家大院等。櫛風沐雨,這些古建依然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依托豐富的古建旅游資源和美麗的太行水鄉風光,實會村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打造了別具特色的民宿項目。
布阿佳半山窯洞酒店由54孔窯洞組成,有86個房間,最多可容納233人,是少見的大型窯洞群、窯上窯。“窯外蒼山綠水,窯內精致簡約,在這里住上一晚,別有一番韻味。以前沒住過這種窯洞式的酒店,想來體驗一下,感覺很新奇、很特別。”酒店住客張女士說。
實會村還大力發展農耕休閑游,拓寬鄉村旅游市場,向慕名而來的客人提供愜意自在、新奇野趣的悠閑度假樂園。走進今年剛建成的漳畔伊人生態農莊,記者眼前一亮。穿過精致的院門,進入花木掩映、鳥鳴嚶嚶的院內,坐在庭院的涼亭中,品茶賞景,放松身心,好不快哉。房間里更是古樸典雅、韻味十足,處處散發著寧靜而優雅的恬淡氣息。
實會村鄉村旅游風生水起,農業發展如火如荼。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村里成立了農村經濟合作社,憑借適宜的紅薯種植條件,建起了紅薯加工廠生產紅薯粉條。實會村村委會主任、農村經濟合作社理事長王彥廷說:“今年我們實會村的紅薯獲得大豐收,100多畝紅薯,畝產量2000多公斤,能給村集體經濟帶來40多萬元收入。靠著優質的紅薯,村集體成立了華耀粉條有限責任公司,主要銷售純正的紅薯粉條,并通過助農直播等形式,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產品,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在加工廠工作的村民張小元日常負責廠里的水電和機械維修工作,紅薯收獲的旺季,他也會參與紅薯加工。“我們家是脫貧戶,村里一直想方設法幫我們增收致富。這些年村里集體產業多起來了,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很開心。”張小元說。
談及村子未來的發展,實會村黨支部書記馬騰充滿信心:“下一步,我們將用足資源、用活政策、用好文化,全面開發鄉村旅游,把實會村打造成集鄉村度假休閑游、文物古跡研學游、農耕體驗游、古村落體驗游為一體的鄉村綜合體,進一步豐富鄉村旅游業態,提升村集體經濟活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解決收入問題。”(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馮毅松 通訊員 王靜芳)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