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1月14日電(趙睿)13日,在臨汾市舉行的新華網思客講堂上,專家學者帶來了關于數實融合、文化資源和城市品牌傳播的深入思考和見解,并為當地提供了具體的實踐路徑和發展策略。
“趨勢是大于優勢的。”在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杰看來,臨汾的資源優勢在于具有很強的產業結構,但也存在短板。
呂廷杰作主旨演講時,分析了數字化轉型時代的機遇與挑戰。“轉型的過程就是一個洗牌的過程,我們要抓住這種機會,不要完全沉浸于原來擅長的產業。”呂廷杰說。
思客講堂現場。新華網 發
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臨汾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我認為傳統的歷史文化內容如何面向青年傳播這個議題對臨汾很重要。”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志安表示,面向青年的文化傳播,不能用傳統的灌輸方式,可以用一種叫“浸潤式傳播”的方式。
據張志安介紹,浸潤式傳播是通過“身臨其境”的敘事體驗,更能實現潛移默化、深遠持久效果的傳播方式。
“數字化表達是基礎,讓人感興趣;交互化體驗是過程,讓人有在場的感受;消費化文創消費是方式,讓數字產品進入到高頻的生活場景中去。”張志安認為,要鼓勵臨汾青年多創造、生產、分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臨汾有文化積淀、文明積淀,我們要對其進行挖掘、浸潤、提煉,讓這座城市的高尚性和文明性體現出來。”張志安說。
如何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寶藏”,并將其轉化為生產力?歷史學者紀連海作了題為《三晉源 中華魂一一重新認識臨汾的歷史文脈和資源稟賦》的分享,為與會者提供了看待臨汾歷史文化資源的全新視角。
“如今的臨汾重新崛起再出發時,需要清楚自己的文脈是什么。”紀連海認為,臨汾是文明搖籃、改革之先,它見證了歷史,并且時至今日依舊重任在肩。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