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忻州7月2日電 (楊靜 張曉軍)盛夏時節,走進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東湖鄉鐵爐洼村,村民張文兵正在自家院子里忙碌著。兩年前栽種的雞心果樹枝葉茂盛,樹下打造隧道養雞模式,散養的雞群正悠閑覓食,菜畦里的時令蔬菜長勢喜人。
村民在院子里忙碌。張曉軍 攝
“院里的雞心果今年就能結果了,果樹下還能種蔬菜,能供自家吃,總體來說院子利用了起來,也為家里增加了收入?!睆埼谋f。
近年來,神池縣堅持以“建設美麗鄉村,助力群眾增收”為目標,將發展庭院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庭院為載體,家庭為陣地,引導村民盤活閑置資源,整合房前屋后空閑土地,發展“微農場”。
該村借鑒"千萬工程"經驗,結合當地氣候,優選抗寒性強、含糖量高的雞心果作為主導品種,配套發展林下養殖,形成“樹上結果、樹下養雞、空地種菜”的立體種養模式。
庭院里的隧道養雞模式,散養的雞群正悠閑覓食。張曉軍 攝
鐵爐洼村黨支部書記李林軍介紹,根據村莊實際情況,村里制定了詳細的庭院經濟種植規劃,明確種植區域、品種和種植密度?!翱紤]到市場需求和本地氣候條件,我們選擇了適宜的雞心果和山楂樹兩個品種,目前果樹已開花結果,為庭院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p>
“我們從去年開始在村里實施種植的48棵樹經受住了嚴寒考驗,成活率很高,今年95%以上都開花了,庭院經濟第一階段比較成功?!鄙轿鬓r業科學院果樹學教授王保明說。
小庭院大作為,從閑置庭院到“微農場”,從單一種植到多元經營,小小庭院承載村民們的希望。當地表示,將繼續通過政策、資金、設施和技術幫扶等措施,發展庭院經濟特色種植養殖及農產品加工,增加農戶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