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中7月24日電(記者 邵萌)“游山西,就是在讀中國紅色革命史。”山西,這片被熱血浸潤的沃土,留下了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遺址,形成了深厚的紅色法治文化底蘊。
如今,紅色資源正日益成為普法教育的精神“富礦”。如何讓紅色歷史資源煥發新的法治生命力?紅色法治文化與法治宣傳教育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山西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內的彭真生平介紹。邵萌 攝
日前,記者跟隨2025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山西站”采訪團走進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祁縣人民法院法治文化展館等地,了解山西如何探索紅色文化和法治宣教深度融合,為新時代網絡普法寫下鮮活注腳。
讓紅色歷史資源煥發新的法治生命力
坐落于太原市文瀛公園內文瀛湖南側的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是山西省重要的革命舊址紀念地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意義。
1924年5月,山西省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太原支部在這里組建,這里因此被稱為山西革命史上的“南湖”。2020年11月,彭真紀念館被命名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開啟了傳承紅色基因與弘揚法治精神的新篇章。
7月23日,孩子們在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參觀學習。邵萌 攝
23日,采訪團一行走進該紀念館時,一群“紅領巾”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學習,聆聽先輩的革命故事,了解彭真對我國民主法制建設作出的貢獻。愛國與法治的種子,在他們心里生根發芽。
“我要好好學習”“向英雄致敬”.....結束參觀后,孩子們在電子留言板上許下了自己的小小心愿,表達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
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中,紅色歷史資源煥發出新的法治生命力。
探索紅色文化和法治宣教融合新路徑
日軍遺留的毒氣罐、解放之初的司法審判案例......位于山西晉中的祁縣人民法院法治文化展館,以靜態版面、實物展示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方式,努力用真實的人、物和原始史料還原歷史、講述歷史,折射中國法治的發展歷程。
祁縣人民法院陳列館。邵萌 攝
這里也是由序廳、問刑廳、崇憲廳、民律廳、民約廳、銘信廳、院史廳、多功能教室組成的祁縣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成立以來,一批批師生代表走進展館,在這里感受歷史脈搏、學習法律知識、開展模擬法庭、體驗沉浸式法治教育。
展館還特別設置了“互動體驗區”,參觀者們可以通過“小祁法官”AI問答等形式,提問法律相關的問題,親身體驗法治實踐。
紅色文化和法治宣教融合,抽象的條文轉化為可感可知的精神力量,這樣的故事在三晉大地頻頻上演。山西,正以獨特實踐探索紅色文化和法治宣教的深度融合,為網絡普法注入不竭動力。(完)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