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生態治理區。
方山縣劉家莊18MW聯村電站。
臨縣白文千畝棗木香菇特色產業園區。
滔滔黃河水奔流不息,巍巍呂梁山綠意盎然。從脫貧攻堅主戰場奔向鄉村振興的廣袤田野,呂梁市各級干部群眾肩不換擔,腳踏有痕,牢牢抓住“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這條主線,讓脫貧成果“成色”更足,鄉村振興“底色”更亮。
2024年,呂梁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呂梁全市完成一產增加值109.9億元,增速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66元,同比增長6.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個百分點;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完成510.66億元,增速16.1%……呂梁山間,一條條特色產業鏈托起致富希望;田間地頭,一個個忙碌身影編織幸福圖景。一幅具有呂梁特色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正在緩緩鋪開。
[扛起政治責任]筑牢鄉村振興根基
“在‘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方面你們鄉鎮最大的問題和隱患是什么?”“集體經濟收入、群眾增收、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的實際情況心中是否有底?”在石樓縣鞏固銜接工作問題整改推進會上,縣委書記的一連串提問讓會場變“考場”。這樣的隨機提問和當眾展示,在呂梁市已是常態。
在呂梁市的鄉村振興藍圖中,四級書記齊抓共管成為最堅實的保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一線調研指導,縣(市、區)委書記當好“一線總指揮”,鄉鎮書記擔任鞏固銜接工作“總隊長”,層層推動責任落實。
2024年以來,呂梁市調整完善市鞏固銜接領導小組,落實市委書記、市長雙組長制。領導小組下設18個工作專班,由市領導擔任專班組長,專班牽頭單位統籌協調,各職能單位結合呂梁實際,細化出臺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困難群眾社會救助標準等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分別明確年度任務分工、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加強部門之間數據信息共享,有力推動“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以及脫貧人口務工就業等專項政策落實。
“能說方言、能進村屋、能下地務農、把我們的困難放在心上,好干部就應該是這樣的!”這是方山縣積翠鎮運莊村村民對2023年到任的駐村第一書記王銳的評價。在運莊村工作的日子里,他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用雙腳在黃土高原上寫下新時代駐村干部的擔當答卷。脫貧戶張嬸記得,王銳發現她家土豆滯銷后,趕忙聯系呂梁市農業學校簽訂收購協議。事后,張嬸看著到賬的貨款笑道:“差點爛在窖里的山藥蛋,變成了我們的生活費、娃娃們的學費?!睘榻鉀Q冬季取暖難題,王銳協調單位捐贈了一批過冬物資,將棉被等送到20余戶困難家庭中。獨居老人李大爺用布滿老繭的手摩挲著被面:“這料子厚實,夜里再也不怕窯洞透風了。”
王銳是呂梁市駐村干部的縮影,該市共有1346支駐村工作隊、4272名駐村干部在基層一線真蹲實駐、真幫實扶。在呂梁,駐村干部每月遍訪監測戶、每季度遍訪所有農戶,累計走訪農戶58.93萬戶,政策宣傳覆蓋58.93萬戶,幫助群眾辦實事12529件,銷售農產品1.07億元。各級幫扶單位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4.13億元,實施萬元以上項目403個,引導幫助勞動力務工就業28503人次,帶動97043戶脫貧戶戶均增收6200元。
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征程上,他們勇擔重任,積極作為,撲下身子、邁開步子、甩開膀子,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溫暖民心?!拔覀儗⒗^續通過壓實三方責任、落實三項任務、強化三重保障,進一步發揮駐村干部作用,提升駐村幫扶質效,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眳瘟菏形M織部干部駐村工作負責人陳寶發表示。
[防返貧促增收]產業發展多點開花
要抓脫貧,更要防返貧。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舉措。呂梁市統籌抓好政策宣傳、監測排查、精準幫扶、動態退出等工作,確保早發現、早干預,及時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除了組織鄉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對所轄農村戶籍人口開展常態化排查外,還進一步拓寬農戶自主申報渠道,在國家防返貧監測手機App、12317服務熱線申報的基礎上,創新使用“自主申報二維碼”進行一鍵報貧。2024年全市新識別監測對象3015戶7077人,消除風險3728戶8418人;累計消除風險1.43萬戶3.24萬人,占全市監測對象總規模的61.2%,監測對象100%享受幫扶措施,戶均享受幫扶措施2.87個,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動態消除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
抓產業振興作為防返貧的核心抓手,就是要將脫貧群眾與產業項目緊密綁定,使其成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的強大動力。
“十四五”以來,呂梁市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在全市架梁立柱、整體規劃布局生豬、肉牛、雜糧、食用菌、馬鈴薯、紅棗(藥茶)、核桃、沙棘八大特優農業產業,著力構建“‘呂梁山土特產’市域公用品牌+縣市區特優品牌+企業知名品牌+優質產品品牌”的農業品牌矩陣,以品牌化引領特優農業產業向標準化、規?;㈡湕l化方向發展。
“老板,沙棘原漿到貨了嗎?給我拿一盒!”在太原一家扶貧超市,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一家都特別喜歡喝沙棘原漿,“配料表非常干凈,只有沙棘果,完全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崩钆靠谥械纳臣瓭{正是呂梁野山坡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產品。該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憑借其產品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維生素含量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喜愛。
廣受贊譽的產品離不開優質的原料。呂梁有山西最大的集中連片天然沙棘林區,素有“世界沙棘在中國,中國沙棘在山西,山西沙棘在呂梁”一說,現有野生沙棘120萬畝、人工沙棘林10萬畝,常年產果量2.2萬噸,產值3億元。
林上沙棘結碩果,棚中香菇促增收。臨縣城莊鎮作為全國唯一以棗木香菇為主導的國家級產業強鎮,全鎮21家香菇企業(合作社)年栽培菌棒數量達到1500余萬棒,創造1.5億元的年產值,帶動2400余人年均增收2萬元?!芭R縣香菇”也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成為當地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除了八大特優農業產業,光伏產業作為呂梁市三大優勢品牌之一,持續照亮了脫貧群眾的增收致富路。脫貧攻堅期間,呂梁市先后投入40.7億元發展光伏產業,建成光伏幫扶電站總容量596.22MW,其中村級電站411.22MW、集中電站185MW,項目總規模全省第二。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市光伏幫扶項目發電收入3.8億元,惠及1431個村、79751人。
有產業,有產量,更要有銷路,讓村民的產品賣出去、口袋鼓起來才是最終目的。呂梁市建成市級三晉消費幫扶超市2個、縣級幫扶超市(愛心超市)213個,銷售金額1655萬元。建立“快遞+呂梁雜糧”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完成郵寄服務1190.77萬件。推廣定向采購、龍頭帶銷、駐村幫扶自銷、電商直銷、活動展銷、品牌推銷、旅游帶動等七種消費幫扶模式,累計銷售金額4.57億元。同時,圍繞脫貧縣、脫貧村推出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也帶動了農產品的進一步消費。
[科技賦能鄉村]人才匯聚振興力量
在呂梁山腹地的中陽縣下棗林鄉陽坡村,無人機研學基地的嗡鳴聲在山谷回響。這個曾經資源稟賦薄弱、發展動能不足的小山村,通過系統性集成黨建引領、科技賦能、產業升級和民生改善,成功激活鄉村內生動力。在農業領域依托“月宮一號”團隊促成中陽木耳“良種飛天”;圍繞特色羊產業,建立實體化“科技小院”,精準對接專家技術,兩年間吸引400余名高校師生參與鄉村實踐。
“以前放羊早出晚歸太累,現在用無人機巡山、專家指導科學喂養,羊長得快、病也少,省心又增收!”養羊大戶王大叔興奮地說道。這一改變正是從陽坡村成功引進無人機研學基地,打造“科技+研學”新業態開始。
針對柏籽羊產業銷售瓶頸,陽坡村創新構建“產供銷一體化”閉環,精準對接高校消費市場,設立特色農產品直供平臺,實現羊肉“從基地到餐桌”的高效直達。
“過去經常碰到被壓價的情況,讓我們進退兩難,現在好了,可以直接對接大學食堂和老師訂購,價格穩定,銷路不愁,合作社社員分紅都漲了!”陽坡村合作社負責銷售的會計小劉難掩激動。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除了科技賦能外,還需要通過人才振興為其源源不斷地注入動力。早在2021年11月,呂梁市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實施意見》,要求打造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優才新高地,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F如今,呂梁市鄉村振興各領域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各類人才正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臨縣城莊鎮建立鎮村兩級人才庫,積極挖掘和儲備各類優秀人才。50余名返鄉人才中,3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成為帶領村民致富的“領頭雁”,11人則在產業發展領域大顯身手。該鎮還邀請省農科院專家組建“科技特派員工作站”,開展技術培訓32場,培育“土專家”“田秀才”120名。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一大批有想法、懂技術、敢創新的“新農人”,正成為呂梁市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各類人才匯聚田間、逐夢沃野,為廣袤田野注入新的活力。
[鄉村善治為民]民生保障溫暖人心
漫步文水縣北胡村,到處可見生態治理的痕跡,這個典型的農業型村莊正逐漸煥發出新的活力。一位70多歲的老人興奮地告訴記者,“坑塘現在已經成了我們茶余飯后鍛煉消食的好去處,小孩兒們也經常在這里玩?!崩先丝谥械目犹猎浭且惶幦巳吮芏h之的臭水溝,長期以來受生活污水直排和底泥淤積的影響,水體發黑發臭,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和村民生活環境。經過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的大力整治,這里已然舊貌換新顏。
近年來,呂梁市按照“示范一批、提升一批、整治一批”的思路,因地制宜、分類推進38個精品示范村、277個提檔升級村和覆蓋全市的環境整治村建設,累計實施項目754個,完成投資30億元,在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產業發展、精神文明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同時大力推進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全年完成農村戶廁改造10064座,完成2023年“回頭看”問題廁所整改3842座。從垃圾圍村到花園環繞,從旱廁到衛浴,從破敗村落蛻變為美麗鄉村,人居環境的“面子”煥然一新,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宜居基底。
除了村居環境不斷改善,農村養老難的問題也在逐步被解決。“村里每天給老人們提供兩頓免費餐食,注重營養搭配?!痹诹挚h金家莊鎮,鎮黨委書記高永軍介紹著鎮上的養老新格局,“金家莊全鎮60周歲以上的老人占常住人口的30%,為了破解養老難的問題,我們就走了三步棋:提供免費伙食的日間照料中心、上門看病的‘流動醫生’、溫馨舒適的中心衛生院。”金家莊鎮投資200萬元在原有閑置房屋上進行改建,改建成具備基本醫療、衛生保健、康復、養老生活等功能的業務用房,滿足入住老年人醫療、康復、生活等全方位需求。金家莊鎮中心衛生院還有23名村醫,每年為全鎮65周歲以上老人進行免費上門體檢,每季度為高血壓和糖尿病老人進行巡檢,進一步筑牢金家莊鎮民生健康防線。
在民生保障領域,呂梁市聚焦教育、健康、醫療救助、飲水、住房安全,進一步推動鞏固銜接政策落實。教育幫扶方面,全市落實送教上門服務兒童545人,幫扶資助事實無人撫養少年兒童1033人,排查82個安置點6468名適齡少年兒童教育保障情況,發放各類教育資助資金2.69億元,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無一人失學輟學。健康幫扶方面,全市接診并落實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三類重點監測戶住院“先診療后付費”3.32萬人,三類監測對象入戶核實率100%,4種主要慢性病患者家庭醫生簽約率100%,全市2717所村衛生室,每所至少有1名合格的鄉村醫生或執業(助理)醫師,全部按照我省“基本醫療有保障”服務標準配齊8種設備,基本藥物配備不低于50種。醫療救助方面,2024年全市農村低收入人口和脫貧人口參保率100%,實現應保盡保。2025年度農村低收入人口參保率99.87%,脫貧人口參保率95.78%。住房安全方面,通過對全市26萬戶農村六類戶進行4輪排查,發現危房602戶,已全部完成改造。飲水安全方面,投資3.67億元鞏固提升130.3萬農村群眾的飲水條件,實施農村供水維修養護工程331處、新建改造工程207處、凈化設備新建或維修工程119處、消毒設備安裝配套工程1461處、旱井村自來水改造工程26個、自來水入戶工程92處、規?;┧由旃こ?1處。
[展望未來之路]書寫鄉村振興新篇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最后一年。2025年1月,呂梁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利鋒在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強調:“克服厭戰情緒、松勁心態,毫不放松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各項工作,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
面向未來,呂梁市將繼續圍繞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深化鄉村建設行動,做強特色農業品牌,努力打造鄉村振興“呂梁樣板”。
中陽縣陽坡村、孝義市仁義村等地的實踐表明,呂梁的鄉村振興不是復制模板,而是激活內生動力。通過科技賦能、文旅融合、治理創新,一個個曾經的貧困村正蛻變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
夕陽西下,城莊鎮的香菇大棚依然燈火通明。山西菇隆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操作員王海燕在智能化車間專注地盯著溫控屏幕,菌棒生產線的轟鳴聲如同鄉村振興的進行曲。“有了這套智能化溫控系統,菌棒成活率顯著提升了?!彼⑿χf。從返鄉創業至今,她創辦的企業已建成年產2000萬棒的菌棒深加工中心,帶動500戶農戶種植香菇。
仁義村村口的紅色文化廣場上,鑼鼓隊為研學團隊表演節目;特色民宿區,游客對著窯洞微景觀頻頻按下快門;陽坡村農家書屋里,村民許建忠專注研讀養殖書籍:“現在羊羔成活率高了,肉質也好了,這兩年我運用書中知識入股養殖企業,每年參與分紅,一年收入差不多6萬元!”
綠野織錦繡,振興正當時。一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壯美樂章正在這片老區中奏響,新時代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熾熱注腳也正在這里被銘刻!
文字:秦嘉良
圖片:呂梁市農業農村局提供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