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的山西省左云縣白羊大地,一派生機勃勃的豐收景象。在宏豐康農牧專業合作社的露天有機貝侖青椒種植基地里,翠綠飽滿的椒果掛滿枝頭,宛如一串串翡翠燈籠,農戶們忙著除草、固枝、管護,用辛勤勞作孕育著豐收的希望。這片堅持“不施化肥、不用農藥”的耕地,不僅是左云縣綠色農業發展的縮影,更彰顯了當地以科技賦能農業、以創新帶動增收的獨特實踐。
農戶正查看蔬菜長勢(左云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科技護航 生長從“汗水農業”到“智慧農業”
走進基地,田間管理的“科技范”撲面而來:一排排青椒旁,胳膊粗的木樁深深扎入田壟,綠色尼龍繩連成網格狀支撐,有效防止植株倒伏;黑色滴灌帶沿田壟鋪開,清水精準浸潤土壤,實現節水高效灌溉;農戶們手持鋤頭精細除草,全程采用有機肥培育,拒絕化學農藥,讓每一顆青椒都帶著“綠色有機”的安心標簽。
近年來,當地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四位一體”經營模式,宏豐康農牧專業合作社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合作社為農戶提供從耕種、播種到管理、收獲的“一條龍”服務,將科技元素融入農業生產各環節,推動傳統“汗水農業”向現代“智慧農業”轉型升級,為豐產增收筑牢根基。
模式創新 引領小青椒激活鄉村振興大能量
選擇露天種植貝侖青椒是對農業產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的大膽探索,目的是為當地農戶蹚出一條綠色無害的蔬菜種植新路。目前,基地通過精細化管理已積累豐富經驗,下一步將優化技術、拓展銷售,帶動更多農戶參與,讓“綠色青椒”成為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作為左云縣調整種植結構的重要實踐,露天青椒種植不僅豐富了當地農產品種類,更通過“先行先試”為農業產業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從科技賦能提質到模式創新增效,左云縣正以小青椒為切入點,激活農業發展新動能,讓綠色成為鄉村振興的鮮明底色。
如今,左云的田間地頭不僅掛滿了希望的翠綠,更鋪就了一條科技助力、抱團發展的致富路。這種以合作社為紐帶、以科技為支撐、以綠色為導向的農業發展模式,讓左云的農產品既具有品質競爭力,又飽含鄉村振興的活力,為各地農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生動參考。(曹苗苗)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