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藤蔓,架覆前檐,滿綴明珠絡索園。”盛夏的虒亭鎮,葡園連片,生機盎然。藤蔓蜿蜒處,綠葉疊翠間,串串瑪瑙般的葡萄垂掛枝頭,果香四溢、沁人心脾。村民們穿梭忙碌,采摘、分揀、裝箱,一派豐收景象。這正是虒亭鎮將“小瓜果”做成“大產業”的生動縮影。
▲ 源生山莊葡萄種植大棚
作為長治市綠色有機水果封閉示范區的標桿,源生山莊經過20載精耕細作,從最初的初創果園,逐步成長為占地3500余畝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園。如今,這里的葡萄種植基地已構建起多品種錯峰上市的成熟格局:早黑寶借助單膜覆蓋技術搶先亮相市場,無核翠寶、玫瑰香等品種緊隨其后,而物理調控生長周期的“三早”技術,更讓果園實現了四季都有鮮果供應的盛況。
“這些黃板、酵素桶就是我們的‘綠色衛士’。”技術員張永勝指著大棚里的生物防控設施介紹,“全程采用有機種植標準,茉莉香等新品種更成為市場的‘搶手貨’,訂單已排至采收季結束”。目前,基地35座智能溫室年產優質葡萄超23萬斤,全部通過有機產品認證。
▲技術員查看葡萄長勢
“我們的產業鏈正在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山莊管理員陳秀芬算起了產業發展賬,“在‘源生’品牌系列產品中,果干、果酒的銷售額占比正逐年攀升。而且,每年舉辦的采摘節能吸引2萬余名游客前來,直接帶動周邊 30 多戶農戶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從單一的種植模式,到如今“種植+加工+旅游”的三產融合模式,源生山莊已然成為虒亭鎮特色農業發展的“核心引擎”。
近年來,虒亭鎮不斷深耕“特色種植+觀光旅游+農事體驗”的發展模式,持續擦亮這一特色名片,培育12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鎮特色水果種植面積突破1000畝。櫻桃、葡萄等瓜果不僅成為當地“綠色康養”產業的亮眼招牌,更催生了生態采摘、農事研學等一系列新興業態。
▲務工人員正在采摘葡萄
鎮農科員馮麗榮表示:“我們始終堅持‘以種代養、以養帶肥’的循環發展模式。下一步,計劃將民宿、餐飲等產業鏈條銜接起來,讓這方沃土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如今,從源生山莊的葡萄架下,到全鎮各村的瓜果田壟之間,一條“種植筑基、加工增值、旅游拓市”的完整產業鏈正在不斷延伸拓展。在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上,虒亭鎮正憑借著這一個個飽滿的“小瓜果”,串聯起農民增收、產業興旺的康莊大道,書寫著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新篇章。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