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忻州市立足區域實際,持續深化“百場帶千村”行動,依托國有林場資源優勢與專業力量,通過組織共建、生態賦能、科技下鄉等多元舉措,推動場村協同發展,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融合共進。
結對共建聚合力。以14個國有林場為紐帶,與72個村建立結對幫扶機制,通過黨支部共建、資源共享、人才共育,形成“林場+村莊”聯動發展格局。目前,21個村黨支部與林場黨組織結對共建,聯合開展組織生活、技術培訓等活動,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此外,林場與共建村共享場地14處、設施8個,聯合修建場村道路50公里,有效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各縣(市、區)同步出臺專項行動方案,細化任務清單,壓實責任鏈條,為行動落地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生態惠民促增收。通過合作造林、森林管護、林下經濟等多元化路徑,國有林場帶動788名群眾增收459.43萬元。同時,林場通過定點幫扶捐贈1.56萬元,精準支持困難群體,彰顯社會責任。
科技服務護生態。組織林場技術骨干開展科技下鄉活動14次,服務群眾270人次,推廣造林育林、林下種植等實用技術;聯合56個共建村、390名群眾建立森林資源聯防聯控機制,形成“林場指導、村民參與”的防火防蟲協作體系,有效守護生態安全。
托管創新激活力。針對集體林經營分散、效益低下等問題,繁峙、五寨等縣探索“國有林場托管集體林”模式,由林場提供專業化管護,村民通過補償金、勞務報酬、分紅等多渠道獲益,實現資源盤活與生態保護“雙提升”。 (郭思宇)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