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從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切實維護生態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等4個方面作出具體安排,再度闡明牢牢守住安全穩定底線的重要性。
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全省上下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上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牢牢守住安全穩定底線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未雨綢繆,主動作為,有效防范化解各種風險,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守牢民生底線,辦好民生實事。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堅持就業優先,突出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多措并舉促進就業增收。強化“一老一小”等重點民生保障服務,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穩步提高社會保險統籌層次,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守牢安全生產底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堅持以煤礦為重點,統籌非煤礦山(尾礦庫)、危險化學品、燃氣、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場所部位,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全面提升自然災害綜合防范能力,精心做好汛期防汛抗洪預案和防災減災救災準備工作,強化重大隱患排查整治,提升基層應急搶險能力。
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要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四水四定”,加快構建現代水網體系,筑牢黃河中游和京津冀地區重要生態屏障。深入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健全綠色轉型政策支持體系,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守牢社會穩定底線,夯實轉型發展基石。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一切改革發展都無從談起。要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當好首都“護城河”。著力鞏固化解房地產、地方中小型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成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深入推進“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加強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安全大于天,責任重于山。各級各部門要牢記“國之大者”、心系“民之關切”,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穩定底線,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不斷夯實經濟發展的根基、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行穩致遠。
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