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2017春季陶寺遺址考古發現我國最早宮城

2017-06-07 09:47:09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 6月4日,陰有雨,陶寺遺址的考古工作者們忙著整理考古資料,從2月23日開始的春季發掘即將結束。這次發掘取得了哪些新的收獲?有著什么重大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領隊高江濤副研究員進行了詳細介紹。

  五年持續探秘宮城

  陶寺遺址位于山西省南部襄汾縣東北約7公里的陶寺鄉,從1978年開始,經過考古工作者兩個階段的持續發掘研究,相繼發現了巨型城址,城內發現了宮殿區、倉儲區、手工業作坊區、高等級貴族的墓葬區和祭祀區、庶民居住區等,已經具備作為都城的全部內涵,它是一座距今4300年——3900年的都邑城址。

宮城東南門址示意圖

  “陶寺遺址有著明確的功能分區。其中,宮殿區作為最為核心的功能區一直是學界關注的區域,也是陶寺遺址都城性質最重要的最直接的物化要素之一。2012年,我們對宮殿區一帶的鉆探情況表明,周邊存在有圍垣遺跡,如果是宮城城墻,其重大學術意義不言而喻。”高江濤介紹說。

  “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內之為城,外之為郭”,為了搞清楚陶寺遺址是否存在宮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支持下,從2013年3月31日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山西省考古所聯合持續對陶寺遺址疑似宮城城墻進行了發掘。

  “到2017年基本廓清了宮城城墻堆積、結構、年代、發展演變等問題。陶寺宮城位于陶寺遺址東北部,呈長方形,東西長約470米,南北寬約270米,面積近13萬平方米。方向大體北偏西45度,即315度,與陶寺大城方向基本一致。由北墻、東墻、南墻、西墻組成。城垣地上部分已不存在,僅剩余地下基礎部分。南墻西段及西南拐角被大南溝破壞掉。”高江濤介紹說。

  揭露東南門和側門,解剖東城墻

  2016年,陶寺遺址考古工作者發現了東南門址和東南拐角處的側門。當年的6月18日至20日,舉行了陶寺遺址宮城門址考古發掘現場研討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國家博物館、首都師范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考古研究院、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鄭州市考古研究院等單位的4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陶寺遺址宮城門址的性質、形制結構、年代等問題展開討論,形成了幾點共識,一是陶寺宮城及門址的發現發掘意義重大。二是經過幾年的連續發掘和持續研究,尤其現在門址的發掘,表明宮城所在為城墻基礎,而不大可能是壕溝。也最有可能是原有溝,之后填平夯打建筑宮城城墻。三是門址發現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定性如“門闕”等不 易過早,暫稱疑似可行,重要的是做補充發掘和補充解剖。

  根據研討會形成的共識,2017年,陶寺遺址考古繼續擴大發掘并較為全面地揭露了疑似東南門址和東南拐角處的側門,解剖了宮城城墻東城墻,取得了新的收獲。

  高江濤介紹說,這次發掘,宮城東南拐角基本全面揭露。發現宮城城墻東墻與南墻之間存在缺口,缺口寬10余米位于宮城東南角,應該是出入宮城的側門,暫稱“東南角門”。更為重要的是,缺口處靠東墻內側接出一夯土基址,長約10米、寬約11米,很有可能是側門東墻上“內墩臺”基礎。而南墻在此拐角處又繼續向外(東)延伸出約15米收回,整體形成短“L”形。另外,在南墻基槽外側發現有一處與基槽同期的磉墩類柱礎。經過對南墻和東墻的進一步解剖,確認二者均存在陶寺文化早期與晚期兩期墻基槽,而內墩臺為陶寺文化晚期。也就是說,陶寺文化早期開始挖基槽夯筑城墻,中期繼續使用,至陶寺文化晚期時,在早期墻基之上略微錯位挖出較淺的晚期墻基槽夯筑城墻。

  高江濤重點介紹了東南門的發掘情況。宮城東南門位于宮城南墻東南段,正對宮城內最大宮殿基址,門址接在南墻之上,面向東南,僅余夯土基槽部分,平面近似后世帶有“闕樓式”城門,即南墻東、西兩側各向南再延伸出夯土基址,類似“短墻”與“闕樓”基址,東側夯土基址被大南溝沖掉一部分,西側夯土基址保存基本完整,基礎長近21米,寬8米以上,與宮城城墻南墻相接并連為一體。二者之間為門址所在的進出通道,寬約5米,并殘留有一小塊明顯的路土。通過解剖發現,西側夯土基址年代為陶寺文化晚期。

  高江濤說,我們推測陶寺文化早期時門址所在只有始建的宮城南墻,中期繼續使用,晚期簡單改建或重建并向外接出兩側夯土基址,形成類似“闕樓式”的門址。東南門址形制特殊,結構復雜,具有較強的防御色彩,史前罕見,尤其功用性質有待進一步研究。

  此外,考古隊對宮城東墻也進行了解剖性發掘,通過解剖確認了東墻的存在。東墻整體寬13.6米,實際上包含陶寺文化早期和晚期兩個時期的墻基槽,二者略有錯位,早期墻基槽偏東,墻基槽殘寬約10米,陶寺文化晚期墻基槽偏西并打破了陶寺文化早期墻基,殘寬近4米,基礎較深,約4米以上。陶寺文化早期東墻墻基夯筑質量較好,平剖面夯筑板塊非常明顯。

  發現目前我國最早宮城

  顯示“城郭之制”最早形態

  “2107年陶寺遺址春季的發掘取得重要成果,意義重大。”高江濤介紹說,“一是兩處門址較為完整的發掘表明宮城所在為城墻基礎,而不大可能是壕溝之類,也最有可能是原有溝,之后填平夯打建筑宮城城墻。陶寺宮城基本完整,自成體系,規模宏大,形制規整,結構嚴謹,并具有突出的防御性質,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宮城。二是陶寺宮城的發現,使得陶寺“城郭之制”完備,陶寺很可能是作為中國古代重要都城制度內涵的城郭之制的源頭或最初形態。三是陶寺宮城東南角門整體呈短“L”形,且帶墩臺基礎,在形制結構上與石峁遺址年代稍晚些的外城東門址有些相近,陶寺城墻建筑形制對同期其他地區考古學文化有著深遠影響。而陶寺東南門址形制特殊,結構復雜,史前罕見,又與后世帶有闕樓的門址如隋唐洛陽應天門等有些類似,對后世影響源遠流長。”

  張建華


     

責任編輯:張茜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台北市| 和政县| 哈巴河县| 商河县| 鹰潭市| 呼和浩特市| 通渭县| 津南区| 峨眉山市| 石台县| 门源| 黄梅县| 合作市| 舒城县| 永兴县| 临夏市| 原平市| 句容市| 汉源县| 陵川县| 克东县| 密山市| 凤阳县| 泰州市| 建平县| 舒城县| 汾阳市| 青冈县| 饶河县| 忻城县| 大余县| 望城县| 彭泽县| 北川| 大姚县| 忻城县| 台东县| 湖北省| 郁南县|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