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授人以漁
襄汾職業成人教育“硬杠杠”
臨汾新聞網訊 近年來,襄汾縣以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為主線,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積極實施科教興縣和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高標準、高起點實施全國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工作,全縣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事業呈現出規范、健康、優質的良好發展態勢。
該縣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始終把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堅持優先安排職教投入,優先解決職業教育問題,優先落實教師待遇,優先引進優秀職業教育技術人才“四個優先”,統籌各類教育資源,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全縣出臺了幾項硬措施,促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蓬勃發展。一是樹立了全縣一盤棋的運行機制,統籌安排各類培訓機構,打造以職教中心為龍頭,以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為紐帶,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陣地的三級培訓技術網絡,形成了“學者有其地,教育有渠道”的培訓發展模式,有力保證了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二是加大投入,改善教育教學條件。落實了國家助學政策,足額籌措地方配套資金,確保所有符合資助條件的中職生足額、及時得到國家助學金、免學費補貼,實現應補盡補,有效穩定了職中學生生源。2016年全年共下撥免學費資金552.5萬元,發放國家助學金104.16萬元。三是突出龍頭單位建設。凸顯襄汾職教中心地位,發揮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引領作用。在兩年時間里,投資800余萬元,建立起計算機應用、機電技術和園林園藝3個實訓基地,搭建起聯接200臺教學計算機的10M光纖校園網絡,建設覆蓋全學科、包含全進度、內容多樣化的教學培訓資源庫,廣泛使用互聯網推進數字化教育教學,促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四是全力保障了專項培訓經費。2016年,縣農委安排100余萬元用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縣人社局安排資金近200萬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勞動力就業轉移培訓;縣林業局安排資金35萬元用于林業技術培訓,縣畜牧局安排資金23萬元用于實用技術培訓,縣婦聯、老干部等其他相關部門也安排近百萬元資金,分別開展專項培訓。五是加強了鄉村陣地建設,堅持把鄉村兩級作為職業成人培訓的主陣地,加快推進鄉村兩級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建設工作。為各職業學校、農村教育基地等開通了光纖通信,鄉級每校配足圖書3000冊、計算機20臺,全縣鄉村兩級計算機配備總數達到4300臺,使現代網絡技術和傳統現場技術指導在培訓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六是整合資源,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全縣依托職教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及有關單位會議室等空閑場地開展培訓;依托農民文化技術學校、鄉鎮初中、鄉鎮政府會議室開展培訓;充分利用村級活動場所、科技室、圖書室、村文化廣場、學校布局調整后的富余校舍、村辦農民文化技術學校進行培訓。全縣利用現有資源,因地制宜地建立起的縣、鄉、村三級培訓網絡,開展就業、技能、職業培訓,充分滿足了不同區域、不同層次的群眾需求,教育培訓水平大幅度提高,成效顯著。(陳曉璐)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