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襄汾縣中升鋼鐵有限公司對照襄汾縣鋼鐵行業污染深度治理要求進行部分改造,整理出整改項目7項,細化為22項,目前細化任務已完成17項,正在改造1項,其余的4項已完成制作,等待停產集中治理時對接。
該公司對料場封閉投資近7000萬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招投標,3月底完成招投標工作,目前東料場鋼柱全部豎起,西料場澆筑已全部完工,預計9月底兩料場全部完成。豎爐脫硫工程投資1800萬元,采用石灰——石膏濕法脫硫工藝,塔上一體化安裝管式濕式除塵器,系統可利用率大于98%。項目去年12月完成設計,今年2月開始施工,目前安裝完畢,進入竣工驗收階段。轉爐一次煙氣和煤氣凈化回收改造投資2000萬元,采用塔文濕法除塵系統設備及系統(5.5代,準6代OG法),于3月25日簽訂合同,已完成制作,等待停產集中治理時對接。高爐出鐵場改造項目投資400余萬元,對出鐵場進行全封閉,出鐵口進行二次封閉,清潔狀況名列全省前茅。破碎、篩粉等“小除塵”工程已全部完工……去年冬天,“霾鎖平陽”,臨汾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襄汾縣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將“打好空氣質量改善硬仗”作為全縣要全力以赴打好的“四大硬仗”之一,其中鋼鐵行業的全面提檔升級是“空氣質量改善硬仗”一項重要內容。不論是該縣召開的千人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誓師大會還是縣人代會都對生態環境治理提出了“四鐵”的要求。
“如此高壓的態勢對我們鋼鐵企業來說,其實是一種機遇,早整改才能早受益。這次提標改造,臨汾市出臺的標準更高、更嚴格。我個人認為,這項標準會成為新的國標,會成為所有鋼鐵行業的標配。”中升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鮑建新闡述了自己對環保治理的認識。
環保攻堅的成敗,思想理念是關鍵。基于這種認識,中升鋼鐵采取鐵腕措施,投入1.5億元真金白銀,對煉鐵、煉鋼、軋鋼系統環保設施全面升級,以主動整改尋求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
“公司只有一座高爐,生產線成單機裝置布置,一個環節停產其他環節也無法進行生產,公司研究決定,在所有 改造項目的準備工作結束后,于8月中旬前全面停產一個月進行設備對接,預計停產35天左右。也就是說包括料場封閉,包括公司的所有整改任務在9月底前全部完工。”中升鋼鐵有限公司安環部部長趙平原介紹。
企業全面停產對接環保項目,彰顯了中升鋼鐵環保治理“鐵的決心”。“如果我們不主動停產這一個月,就有可能被動停產三個月、五個月。未來我們會重點在環保、節能、安全上加大投資和整改力度,比如蒸汽及余壓余熱的回收利用等等,這些措施將會成為中升鋼鐵未來最全面的競爭力。”鮑建新說。
“當然,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也要承擔起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環保治理是社會責任,利用余熱為周邊供暖也是一份社會責任。”鮑建新說。在中升鋼鐵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的同時,向周邊村莊供暖工程也于去年12月份著手,設計范圍為覆蓋周邊的北眾、馬村、南董以及學校、衛生院、鄉政府、派出所等地進行供暖。(沈宗珍)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