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隰縣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完善提質工程為基礎,農民安居工程為關鍵,環境整治工程為重點,宜居示范工程為方向,突出重點,扎實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因地制宜,規劃先行。結合隰縣實際及縣域村莊布局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注重分類指導、統籌協調,點面結合、突出重點,尊重農民意愿、體現鄉村特色,重視專家論證、科學確定具體目標、重點和標準,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已制定出臺《隰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規劃綱要(2014-2020)》《隰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2015年行動計劃》、《隰縣美麗宜居示范村三級聯創活動方案》。省級示范村黃土村規劃已完成,2個市級示范村規劃初稿完成并進行征求意見,正在制作文本,5個縣級示范村完成初步規劃。
示范引領,梯次推進。該縣堅持“先易后難、樹立典型、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選擇“有基礎、條件好、可塑造”的村,今年共確定實施1個省級、2個市級、5個縣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任務,同時又篩選12個重點推進村,每年共打造20個村,通過完善基礎、環境整治、加強管理等措施,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全縣所有97個行政村建設任務。
整合資源,加大投入。該縣采取“整合項目,捆綁資金,集中投入”的辦法,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盡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把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與鄉村清潔工程、城鄉愛國衛生清潔運動、城市人居環境改善工程進行資源整合,全面實施“四大工程”。
完善機制,長效管理。該縣建立宣傳教育機制。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群眾主人翁意識,形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濃厚氛圍。
建立督查考評機制。堅持以村為主、屬地負責原則,因村制宜,分片包干,定期考核,通報評比,及時總結,限時整改,確保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建立完善管理機制,制定了鄉村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明確了責任區標準和獎懲措施。同時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與村規民約結合起來,倡導講究衛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養村民文明意識。(張瑞強)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