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范韶華) 全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開展以來,隰縣以“爭做文明市民、爭創衛生縣城”為主題,健全完善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社會秩序、服務質量管理,扎實開展“一治、四化、五推進”行動,全面提升縣城文明程度、公民道德素質和隰縣美好形象。
“一治”即垃圾分類專項治理,該縣在縣城四條大街、新建路等主要街巷取締垃圾桶,增設果皮箱341個,配備垃圾收集車16輛,為居民配備垃圾桶500個,發放塑料垃圾桶934個、鐵垃圾桶238個,全面推行定時定點上門收集垃圾工作。同時,配置三分類垃圾果皮箱341個,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管理。
“四化”即實施城市凈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該縣將全縣城區及城中村分為27個片區,112個網格,每個片區都有一名縣級領導任區長總負責,每個網格有專人管理,確保縣城衛生管理無死角、無盲區,并由縣園林環衛局具體負責城區和城中村環境衛生保潔,確保所有片區清掃保潔及時,垃圾日產日清;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拆除違章建筑,對影響市容市貌的新舊建筑物墻體進行了統一規劃集中整治;采取規劃建綠、見縫插綠、沿墻附綠等措施,全力提升縣城綠化覆蓋率和魅力感;引入合同能源管理EMC市場化節能機制,對縣城路燈進行全面節能改造。實施硬化工程,對縣城22條破損巷道進行統一維修,縣城環境面貌大幅改善。
“五推進”即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空中蜘蛛網”治理、門頭改造工程、交通標識牌和候車廳建設、公廁管理。該縣實施卡點監控設備安裝工程,共安裝500多個攝像頭、200余根桿,加快智慧城市建設進程;對縣城主要街巷的管網線路進行清理整治,所有空中的管線全部入地;對縣城四條大街及主要街巷的店面門頭進行改造,累計完成1.6萬余平方米;組織實施交通標識牌和候車廳建設;投資155萬余元,新建、改造5座公廁,全縣公廁累計達到14座,為群眾提供了極大方便。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