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的新常態,牢固樹立“總體安全發展觀”,努力實現紅線意識常態化、安全生產標準化、隱患治理制度化、監督管理規范化、社會監管常規化“五化建設”,將是全面推進“五個”鄉寧建設的根本保障。
一是構建“以人為本、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為導向的安全宣傳教育新常態。作為全省山區貧困縣,鄉寧正處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關鍵時期,強化紅線意識,既抓住了安全生產的核心問題,又彰顯了安全生產必須狠抓重抓的關鍵和環節。首先要形成濃厚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輿論氛圍。把公共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體系,推動安全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其次要強化企業自主培訓,全方位提升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督促企業加強對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嚴把培訓考核關,凡高危行業從業人員必須取得相關安全資格;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安全知識普及,特別要抓好特殊工種和農民工的安全技能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第三要通過社會共同監督,建立完善公示公告制度和企業誠信建設。
二是構建“立足防范、壓實責任、規范管理”為支撐的安全監督管理新常態。堅持寧嚴毋寬、寧緊毋松,不留死角、不留盲區的原則,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履職盡責、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做到上心、上手、上勁。要落實領導責任,落實一崗雙責,落實監管責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做到安全責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安全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
三是構建“等級評定、紅線管理、專家治患”為總則的隱患排查治理新常態。要把風險隱患排查整治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持續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堵塞各類安全漏洞。要做到隱患排查常態化,隱患治理規范化,打非治違法制化,檢查督查制度化,落實檢查巡查全覆蓋。
四是構建“組織機構、規章制度、考核評價”為保障的長效管理機制新常態。全力做實組織保障,及時研究解決事關安全生產發展的重大政策和問題。全力做好體系保障,做嚴制度保障,做細考評保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獎勵機制、安全事故舉報機制、安全生產責任追究機制,安全監督檢查機制。
五是構建“反應迅速、指揮有力、保障有效”為體系的應急搶險救援新常態。要加強應急管理機構行政體制建設,強化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完善和備案登記工作,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使演練經?;?、制度化。(楊建軍)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