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2018年,鄉寧縣緊扣產業轉型升級人才需求,統籌謀劃,靶向發力,通過“聚、引、興、留、育”等措施,為產業發展既“輸血”又“造血”,奏響人才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大合唱”。
一是孵化基地“聚人才”。建立創業人才孵化基地、職業中學實用技術人才和創客空間“互聯網+”創業人才等5個孵化基地,加大政策扶持,搭建推介平臺,吸引戀歌影視、鄂當家網絡科技等創業團隊入駐,培育了“鄂山鄂水”“丑怪核桃”“香凝莊園”等產品品牌。二是優化政策“引人才”。圍繞產業發展出臺引進高層次人才實施辦法,聘請潘春芳、許成權、郭印良、范建民等國家級大師指導紫砂產業發展,吸納4名臺灣農業專家參與云丘山“希望農場”愛心公益項目建設,戎子酒莊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引進品酒師、調酒師等人才6名,解決技術難關,助力產業轉型。三是鄉土鄉情“留人才”。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和“鄉寧籍人才建鄉寧”等活動,圍繞全域旅游、現代農業、物流倉儲等新興產業,將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結合,通過人才招聘、校企聯合、項目指導等方式,引進緊缺急需本土人才56名。四是聯手幫帶“育人才”。著眼解決脫貧產業技能缺乏問題,開展人才“服務集體經濟發展”和“服務脫貧產業培育”活動,整合農技專家、鄉村土專家、致富帶頭人等126名師資力量,采取“定點幫扶”“田間課堂”“講習教學”等方式,培養花椒種植、核桃管護、生態旅游等本土特色技術人才568名。(劉麗華)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