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鄉寧縣光華鎮政府組織召開了一場“圓桌議事”會議,與會人員集思廣議、建言獻策,共同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把脈”。
陡坡村代表在會上介紹了本村重點發展的玫瑰產業,目前種植面積3000余畝,現有一家玫瑰專業加工企業,生產以玫瑰花為原料的花茶、花苞水、玫瑰醬、玫瑰酒等產品,產業規模化格局已經形成。陡坡村計劃深入開發“有機玫瑰”資源,打造集種植、加工、旅游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區。經過大家熱談熱議,陡坡村確定了“村企聯姻、支部共建”的發展模式——黨支部管理、企業經營,走“玫瑰種植+產品銷售+文旅觀光”的發展路線。
堯西村曾是“農業學大寨”的樣板村,但是近年來,很多村民外出務工,大片農田無人耕種。為解決這一困境,堯西村代表提出以集體經營入股的模式,同時吸納有意愿的村民參與入股,承包320畝土地栽植有機馬鈴薯,同時配套成立粉條加工產業,大家對堯西村的做法予以肯定。
黃花嶺村代表介紹,為加快解決群眾因耕種難、收入低導致土地撂荒的現實問題,該村提出了“強化黨建引領,攜手共同經營,壯大集體經濟”的工作思路。在堅持土地承包關系不變、群眾自愿的原則下,黃花嶺村黨支部積極引導農戶將分散承包的土地委托給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統一經營,合作社面向第三方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購買耕、種、管、收、售等服務,形成“黨建+全流程農業托管”的共同經營模式。在全產業鏈托管中,充分整合農村撂荒地,做到因戶施策、因地施策,協商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各類難題,共托管土地400余畝。
“圓桌議事”是光華鎮黨委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中推行的一種議事決策制度,參加的一般為“五類人”,即專家學者、村組干部、代表委員、鄉賢能人、村民代表;討論決策“五類事”,即發展大事、業務政事、民生實事、矛調難事、三資要事。本次“圓桌議事”幫助13個村基本確立了集體入股分紅型、集體托管經營型、集體服務收益型三種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模式,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
(陳娟、籍冰劍、崔靜)
校對 張晶 王舒捷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