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寧縣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各界共同感受職業教育的蓬勃生機。
優美的校園,學習的樂園
學校教師團隊在2025年臨汾市中職學校教學能力大賽中榮獲一金四銀優異成績
企業導師在校內智能制造生產線進行指導
學生化身“新農人主播”直播帶貨
護理專業學生深入社區為居民測量血壓
紫砂大師現場教學,與學生一起創作
音樂專業學生在云丘山景區進行搖滾樂演出
臨汾新聞網訊 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5月15日上午,以“一技在手、一生無憂”為主題的鄉寧縣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鄉寧縣四大班子領導及社會各界與鄉寧縣職業中學師生共同歡度盛大的職教節日,見證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榮光。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侯靜濤與鄉寧縣委副書記張曙光共同為鄉寧縣職業中學和臨汾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的“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學院”揭牌。鄉寧縣四大班子領導為鄉寧縣職業中學一年來榮獲世界級、國家級、省級榮譽的師生頒發榮譽證書。
鄉寧縣職業中學(以下簡稱鄉寧職中)再次成為焦點。繼取得全國文明校園、山西省高水平中職學校、省級產業學院、山西助力鄉村振興示范校等諸多榮譽之后,學校將“山西省五年制職業教育銜接貫通人才培養試點學?!笔鈽s收入囊中,并榮獲2024年度全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合規性評價冠軍。就在次日,鄉寧職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尉六龍在2025年全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工作會議上接受嘉獎并向與會者分享了“鄉寧經驗”。
啟動儀式落幕后,各界來賓步入展區,參觀鄉寧職中學子帶來的技能展示。新能源車檢測維修、工業機器人搬運貨物、紫砂陶3D模具新鮮出爐、心肺復蘇重啟生命……學子們專注的眼神、敏捷的身手、嫻熟的技能,給來賓留下深刻印象。
“華為數字經濟一體化人才培養計劃去年落地以來,職中以87%的高通過率、69名同學取得華為1+X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證書,還有一名教師取得師資培訓證書……”在華為網絡應用實訓基地,企業負責人的介紹吸引了來賓。“職中畢業的孩子能到華為就業?”一位家長拋出疑問?!昂⒆赢厴I后,先上相關高職學校深造,畢業通過考試后入職華為相關企業……”企業負責人的介紹讓那位家長十分開心,“我和孩子都堅定了上職中的信心?!?/p>
“目前鄉寧職中與各類企業的合作項目達到30個,學生在學校就有事干,有的還拿到了實習工資。從產品設計、制造、包裝到營銷,學校建成了一個完整產業鏈,并在此基礎上創建了三大產業群,產教融合為孩子們就業找到更多出路……”尉六龍的介紹贏得來賓一片掌聲。
近五年來,鄉寧職中在業界脫穎而出。學校連續兩屆承辦臨汾市職教周啟動儀式,連續兩屆承辦全省職業大賽養老照護賽項。其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備受關注,吸引省內外眾多中職學校觀摩取經,為職業教育增值賦能。
這是一所有內涵的學校
文化內涵是學校的精神內核,決定辦學方向與特色。學校通過辦學理念、行為規范和物質環境,凝聚師生力量,形成獨特的發展動力。
走進鄉寧職中,人們的首要感受是宏闊、高端、有內涵。這所以紅白為主色調的校園里,一草一木皆在傳情,一墻一壁都在“說話”。宏偉的教學樓和實訓大樓,茂盛的大樹和綠植,綠草茵茵的偌大操場,曲徑通幽的花園小路,每個角落都讓人賞心悅目。“知識改變命運,技能成就未來”“產教融合培育現代工匠,德技并修成就出彩人生”,每一句標語都在傳遞職教人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教學樓里可謂“移步換景”:國學長廊墻、中外名人墻、企業文化墻、勞模技師墻,閃耀著崇德明理的光輝,弘揚了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充滿人文情懷的校園無疑點亮了學子們的精神世界,激勵他們志存高遠,鴻業遠圖,成長為一個敢于追夢、善作善成的人。
徜徉在美麗的校園里,你會發現這里處處有“寶藏”,讓你驚訝又驚喜。這里有山西唯一的紫砂陶博物館,每一件藏品都有一段美麗動人的故事,500余件精美絕倫的藏品濃縮著一部飽含滄桑的北方紫砂陶文化發展史。這里有全市最先進的未成年人關護基地和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基地,模擬法庭、禁毒展示、心理幫扶一應俱全,3D展示和VR體驗完美結合,產生了強烈的警戒震懾效果。這里還創建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在藝術室里欣賞師生的剪紙、花饃、陶器、文創作品,遠處則傳來一首高亢熱情的民歌《我在鄉寧等你》,原來是師生在排演大型音樂舞蹈史劇《鄂頌》……鄉寧職中已不只是一所學校,更是全縣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孵化基地,承擔起藝術描繪鄉寧“四張名片”的重任。
當然,更讓人心動的是這里古典與現代融匯、傳承與創新融合的獨特魅力。在新能源汽車仿真實訓基地,學子們在教師指導下修護發動機、測量剎車片,他們手在動、腦在思考;而在不遠處的智慧書法室里,學子們利用一人一平板智能練字筆,凝神靜氣體驗中國書法的神韻。這邊康養專業學子為社區老人測量血壓、艾灸理療、拔罐養生,對老人實施心理關愛;那邊茶藝室里的學子投茶、泡茶、奉茶,香氣氤氳沁人心脾……讓人感嘆在這種氛圍中學習真的是一種享受。
鄉寧職中是一所全日制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創辦于1984年。2009年縣政府斥資1億元新建學校,2011年投入使用。學校占地100畝,建筑面積高達3萬平方米,分教學區、實訓區、辦公區、生活區及活動區五大核心區域,整體布局科學合理、功能完備。歷屆縣委、縣政府全力支持鄉寧職中發展,出臺專門文件、劃撥專用經費、優先師資保障,落實免學費、住宿費、課本費、作業本費、練習冊費“五免”政策,一系列優惠政策落地及真金白銀投入,為學校強勁發展注入不竭動能。學校建設有高標準網絡中心、校園電視臺、錄播室、數字圖書館、超星學習通、人工智能平臺、AI安防監控中心;各教室安裝了交互式觸控一體機,每個學生配置一臺平板電腦,實現了智慧化課堂教學與管理;開發了4000多個教學資源,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共享。2024年,學校以創建山西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為契機,建成完善了與專業配套的國家級實訓基地1個,省級特色產業學院1個,省級實訓基地4個,高標準校內實訓室66個,校內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工作站2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校外生產實訓基地10個,辦學條件進一步提升,位列全省前茅。
縣委、縣政府把最好的資源給了職中,鄉寧職中校領導一班人備受鼓舞。他們錨定“打造全省一流、全國有名中職學?!钡霓k學目標,踐行新發展理念,奏響質量攻堅強音,深化產教融合建設,盡最大能力托舉學子成長成才。
這是一所講質量的學校
質量是中職學校立校之本,其內涵在于立德樹人,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讓學生掌握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確保他們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優勢、發展有通途。
尉六龍出身于普通農村家庭,靠讀書改變命運,因而對教書育人有著深厚情懷。2011年上任以來,針對鄉寧職中招生難的狀況,走到老師、學生、家長中間了解他們對學校的看法,傾聽他們的心聲,掌握第一手資料,并虛心向教育界老前輩、老領導請教,借鑒兄弟學校辦學經驗,重新梳理辦學思路。學校初步確立了“給我一個孩子,還你一個人才;給予孩子平等,不讓一個掉隊”的辦學思想,制訂了學生“通曉電腦、學會駕車、精通專業、對口升學、陽光就業”的辦學目標,構建完善的全程、全員、全方位育人體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給教師最大的福利,就是給予他們成長;給學生最大的福利,就是給予他們關愛。”秉持這樣的初心,尉六龍著力提高教師的待遇和專業能力,讓他們感受到教師職業的尊嚴和價值感,切實為學生帶好頭引好路。學校建立了“引才留才”專項計劃,通過住房補貼、科研啟動資金及職稱綠色通道等優惠政策,吸引一批高素質人才加入教師隊伍。邀請全國各地專家名師來校講學和上示范課,從行業、企業聘請名家專家來校培訓教師或擔任兼職教師;把文化課教師送到高校深造,把專業課教師送到企業進行培訓;通過學校開展“青藍工程”,對新入職教師、年輕教師進行培訓,要求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擔任班主任,并從中選拔優秀人員到各處室鍛煉,讓他們盡快成長為學校的業務骨干。通過采取招才引智、“請進來、走出去、自己訓”等多種方式,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學歷達標率100%,“雙師型”專業教師占比提高到90%。學校建立了吳志文、賀紅龍、范建民3個大師工作室,陳麗娜名班主任工作室,郭洪湄、閆麗兩個名師工作室,一支“文能堂上講理論,武能下廠做實操”的職教梯隊已經形成。
針對鄉寧職中生源“底子差、信心弱”的實際情況,尉六龍以生為本制訂了新的策略:既然力量小走不快,放慢步伐走總比不走強;既然難度大學不會,就從簡單的學一點兒,總比一點兒學不會強。以此為出發點,學校在改革課堂教學方法上尋找出路:一是調整教學進度,采取“低起點、慢步子、激興趣、提質量、分層教學”的教學策略;二是在教材處理上靈活機動,大膽增刪教材內容,增加適合學生的、貼近學生實際的、受學生喜愛的、有興趣的內容,刪減生僻、不適合的內容;三是打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課堂,針對職中學生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在實訓課上做文章,重點實施好“理實一體化”“做中教、做中學”的教學模式,增加了虛擬仿真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校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針對學困生建立了導師制。校領導率先垂范,將“最困難的班級和最困難的學生”留給自己。所有任課老師都當學困生導師,每個老師、黨員要做一至兩名學困生的貼心朋友,尋找他們身上的優點,給他們創造發揮特長的平臺,幫助他們建立自信、確立目標。學校為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搭建心靈避風港,重塑自我,激揚起積極向上的成長主旋律。
針對學生行為習慣差的特點,學校制定出臺了《鄉寧職中學生一日行為規范》,從抓規范學生行為著手,實行封閉式管理。學生從起床叫醒、早操、就餐、課間活動、上課、晚間休息等環節和不同時段,都設置專門的管理崗位進行管理。俗話說“心閑生余事”,老師們想方設法給學生“找事”,讓學生管理學生,每個人都長本事。全校健全了班級團支部組織機構、學生會機構,建立了校報編輯部、燈塔文學社等社團組織,定期開展爭創文明班級活動,定期開展各類社團活動,學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充分調動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學校全力打造“全專業覆蓋、全課程滲透、全過程貫通、全方位支撐”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在立德樹人方面展現出強勁的育人效能。
一系列舉措促進學校教學成績節節攀升,對口高考本科錄取人數連續十年在全省名列前茅。師生在山西省職業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2024年獲世界級獎項5項、國家級獎項28項、省級榮譽近300項,有3名同學榮獲中職教育國家獎學金。
這是一片產教融合的高地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實現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
鄉寧職中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和企業合作,走理實結合的道路,創新雙元育人機制,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學校秉持“傳承黃河文明 培育時代新人”的辦學理念,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推動專業圍繞本地產業走,全力打造紫砂陶藝術、智能制造、康養文化三個校本特色專業群。學校專業群開發教材共28本,對提升學生實操能力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通過與山西紫砂藝術研究院聯合建立山西省紫砂陶藝特色產業學院,累計完成科研項目十余項,培養紫砂技藝傳承、策劃運營、包裝設計、營銷等領域人才千余人次。通過與山西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山西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組建智能制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制訂校本教材5部,開發教學案例223個,機電技術專業學生考證數量達到300人次以上,考核通過率高達95%。通過與鄉寧縣人民醫院等單位合作,共同研發的醫療新技術應用于臨床,提高了20%的診斷準確率。
學校面向所有學生開設人工智能、文明禮儀、企業文化、汽車駕駛、跨境電商、網絡直播、茶藝等公共專業課程,提高了學生快速適應社會需求的綜合素養。學校申報“1+X”證書試點項目19個,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
學校還積極服務社會,為鄉村振興貢獻“職教力量”。運用先進技術設備和專業技術團隊,與企業共同研發了“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捂灰煉制工藝,獲得國家專利。校企共建“校園電商夢工廠”,學生化身“新農人主播”,通過直播帶貨、電商運營等創新模式,讓紫砂壺走出深巷、長山藥暢銷云端,2024全年創收200萬元。開展“人人持證”培訓873人,短期技能賦能178人,托起就業創業夢想。聯合縣文聯譜寫鄉村振興樂章,出品20余首民歌、百幅攝影作品,藝術賦能“四張名片”讓鄉土文化“活起來”。建立“職教惠民服務站”,開展技能培訓進社區活動,惠及群眾2000余人次,職教育人成果惠及千家萬戶。
五年來,鄉寧職中累計就業學生達到千余人。莘莘學子從這里走出,有的成為高鐵乘務員,有的從事航空服務業,有的從事UI設計,有的從事學前教育,還有的從事醫務工作……他們中有的成為企業技術骨干,有的成為企業中層和主管,還有的成為創業明星。“出口暢帶動入口旺”,學校生源進一步擴大,社會聲譽越來越好。
風正潮平,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須策馬加鞭。鄉寧職中將搶抓機遇、馳而不息、久久為功,著力推動中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技術技能人才,助力他們圓夢未來,讓青春之花絢麗綻放。
?。?strong>郭璞 葛志昊)
圖片由鄉寧縣職業中學李玉紅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