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3月6日,在堯都區車站社區舉行的“走進新時代巾幗展風采”慶“三八”文藝演出中,鏗鏘有力的大合唱《歌唱祖國》振奮人心。已是古稀之年的閆惠芬,面帶笑容,揮動著指揮棒,用心感受著祖國的偉大進步。
今年71歲的閆惠芬,是堯都區車站社區的一位居民。1967年,她就讀于大同醫專,學習護理專業。次年,畢業之后的閆惠芬被分配到夏縣人民醫院工作,也由此開啟了她“救死扶傷、服務病患”的生涯。
人常說,醫者仁心。走上工作崗位后的閆惠芬,一直將救死扶傷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用她的話說:雷鋒精神永在心,實際行動來踐行。
“還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我接診了一位來自農村的患者。她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孩子,由于病情嚴重,無法照料孩子。看到這種情形,我一人分飾兩角,一邊當醫生,一邊做‘媽媽’,一連好幾天幫助患者喂養孩子。”閆惠芬欣慰地說。
從事醫務工作就意味著對家人的一份“歉疚”,即使有再多的不理解,救死扶傷、服務病患是必須擔起的責任。閆惠芬回憶,當時,自己的孩子在家發著高燒,但還有一臺重要的手術等著完成。待工作完畢回到家后,孩子的體溫已高達39°,埋怨、委屈的淚水猶如一把利刃,讓閆惠芬的心揪得疼。
擔當“社區志愿者”,關系呵護下一代。脫下了相伴已久的白大褂,如今,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閆惠芬又以社區巾幗志愿者、老黨員、關工委輔導員的身份積極參與到社區建設的事業中來。
“為了活躍廣大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我積極組織大家參加合唱團,帶頭自掏腰包印歌本。看到轄區困難住戶需要幫助,和老姐妹帶著慰問品送到他們身邊。”此外,作為社區關工委的輔導員,每年寒暑假里,閆惠芬便和其他輔導員一同攜手,帶領孩子們參加社區舉辦的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和公益勞動等,將社會課堂搬到了廣大青少年的身邊,陪伴他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健康、充實、有意義的假期生活。
老有所為樂在心,誓與病魔來抗爭。演出結束后,閆惠芬告訴記者,自己患有膀胱癌已經整整十年了。正是憑借著一顆永不服輸的心,一邊堅持鍛煉,一邊積極治療,如今,身體狀況已逐漸好轉。面對嶄新的2018年,她將以更加樂觀向上的心態投入社區工作中,讓開心、快樂永遠圍繞自己、感染別人、驅走疾病。
記者 成華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