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范韶華) 今年以來,堯都區供銷社以綜合改革試點改革為基點,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惠農服務中心建設、基層社改造、專業合作社建設、電子商務推進等方面,不斷深化體制改革、創新經營機制、拓展服務領域,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積極作為,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不斷開創新時期供銷社工作新局面。
切實抓好農資集中經營連鎖配送,擦亮惠農服務“老招牌”。堯都區各級供銷社依托“新農網工程”的農資集中經營和連鎖配送網絡體系的優勢,早動手、早調運、早籌集資金,千方百計組織各種適銷對路的農資商品,在全面掌握信息的情況下快進、快運、快銷,充實庫存,確保各類農資商品進齊、進全,農資供應充足,讓農民用上優質肥、放心肥。
積極推進土地托管服務,同奏產業富民“交響曲”。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等問題,該社多途徑參與土地經營權流轉,為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保姆式” “菜單式”等形式的托管服務工作。目前,該區共建成惠農服務中心9個,惠農服務站47家,莊稼醫院10家。土地托管服務面積6萬畝;供銷社牽頭主辦、領辦的專業合作社25家;農村便民連鎖店315家,覆蓋堯都區16個鄉鎮。
扎實推進統防統治,撐起農業生產安全“保護傘”。該社因地制宜,針對種植大戶的迫切需要,從病蟲草害防治環節入手,作為開展農業生產環節服務的突破口,加快病蟲害統防統治,統一組建專業隊伍,統一配置統防統治農機具,統一噴藥時間,實現農藥直施。
推行測土配方科學施肥,讓黃土地吃上“營養餐”。該社購置先進的土壤、肥料化驗檢測設備,建起了農化服務室;投資8萬元購置了測土施肥儀、土壤分析儀等10余種設備,免費為農民朋友提供測土配方、化肥檢測、施肥用藥技術指導,并公示相關元素及土地缺失成分情況,幫助農民走科技興農之路。
整合規范農機作業,種、管、收“一條龍”。該社整合社會農機資源,購置新型農機具。為廣大農民開展統一耕種、統一服務、統一收獲服務,節約成本,提高效益。
大力提升職工農戶綜合素質,打造為農服務“國家隊”。該社投資12萬元建設縣底、吳村、土門、西頭培訓基地,制定規章制度,完善各項設施,聘請專家,組織職工及農業大戶,進行科技知識培訓,掌握新型經營模式、農業知識、科學種田知識,推廣網上銷售新模式。
統籌推進烘干倉儲建設,筑牢儲存“安全網”。吳村惠農服務中心投資200余萬元,建設倉庫2000平方米,投資13萬元,購置大型烘干設備,為農戶提供服務。同時,利用供銷社領辦的糧食銀行,為糧農儲存糧食,方便了群眾,壯大了自身實力,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綜合服務建設常抓不懈,高奏公共服務“和諧曲”。該社以擴大營業范圍、增加服務項目為切入點,在網絡相對成熟的行政村,結合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以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為重點,創辦農村社區服務中心,使村級綜合服務站的功能,在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農機服務等經營和服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文體娛樂、勞動就業等公共服務。兩年來,全區建設綜合服務社18家,覆蓋率達到70%以上。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