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自然研學基地、農家生活親子體驗基地不斷創新;青少年徒步路線、中老年健身路線不斷完善;服裝廠、兔子養殖場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堯都區金殿鎮王莊村著力把發展“田園尋夢”研學游、徒步旅游景區與壯大村集體經濟緊密結合,奏響了鄉村振興“新樂章”。
漫步于王莊村,道路兩旁綠樹成蔭,花團錦簇,人居環境整治效果明顯,給到訪的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們村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優勢,為發展研學之旅提供了良好條件。”王莊村黨支部書記宋李鋼介紹,“我們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制定了《金殿鎮王莊村傳統文化研學游一體規劃》,規劃了青少年研學線路、農耕文化體驗線路、中老年健身線路,可滿足各類人群的旅游需求。”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在村民賈民芳的農家小院,大門外朱紅色的瓷磚墻壁上赫然印著《朱子家訓》的內容。
這幢二層樓的庭院里,燈籠高懸,屋內干凈整潔,賈民芳的農家小院是“田園尋夢”研學之旅的受益者。
往日名不見經傳的王莊村,通過打造研學路線,基礎設施全面升級,人居環境有效改善,成為了附近有名的“亮眼村居”。
“下一步,我們將利用三到五年時間建成七個研學基地,打造王莊村研學游品牌,不斷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宋李鋼表示。
在王莊村村委大院內,一張“田園尋夢”項目概念性導覽圖將萬柏山風景區完整展現。
“村西青山,皂角遍地,山勢平緩以及位于頂部的秦王點將臺遺址,非常適宜徒步旅游。山里空氣清新,視野開闊,是休閑游玩的好去處。”宋李鋼說。
王莊村借助這一地理優勢,充分發掘村莊歷史,建設了王莊村萬柏山風景區,在現存遺址上復修了清風亭、狼煙臺、望莊臺、廟兒梁、秦王點將臺、通耳溝老子講道處等。
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來說,戶外正在成為他們放松身心的“詩和遠方”。每逢周末,總會有一些人來王莊村萬柏山風景區徒步。
“漫步林間,親近大自然,呼吸充滿著泥土和樹葉芬芳的空氣,這是一種治愈。”前來萬柏山風景區徒步的李女士說。
近年來,鄉村旅游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王莊村牢牢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充分挖掘自然資源優勢,大力推進農旅、文旅深度融合,推廣“一村一品”特色游,實現生態資源優勢向村集體經濟優勢轉化。
走進王莊村的服裝加工廠,機器運轉聲不絕于耳,一排排制衣機有序運轉,20余名工人正在流水線上忙著趕制服裝。
“我們正在擴大服裝加工廠的規模,預計完工后,可帶動100余人就業。”宋李鋼說。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除了服裝加工廠,王莊村還積極發展大棚經濟,不斷探尋村民致富增收新渠道。“今年是大棚種植的第一年,主要種了西紅柿、豆角、西瓜、甜瓜等,10棟蔬菜大棚可帶動更多村民在這里務工增收。”種植戶張敏潔說。
走進王莊村肉兔養殖場,整齊的兔舍里,一只只肥壯的兔子活蹦亂跳,一派生機勃勃景象。“基地里主要養殖的是肉兔,這種兔子適應性強,肉質細膩,生長速度快,市場反應良好。”“兔老板”張文文一邊仔細觀察兔子的生長情況,一邊認真做著記錄。
此外,張文文還免費為其他養兔村民開展兔子養殖技術培訓、宣傳養兔相關防疫知識、尋找銷路等,并鼓勵更多村民加入到養兔隊伍中。
“我們以鄉村研學助推農業發展,因地制宜做好親子研學、民宿餐飲、農事體驗、鄉村采摘等業態布局,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進一步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高水平繪就‘田園尋夢’。”宋李鋼說。
如今的王莊,有“顏值”敢創新,有“品牌”敢爭先,有“技術”敢作為,以“田園尋夢”為線,正努力蹚出鄉村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記者 李媛 王帥
責任編輯: 吉政